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chloro(triphenylstibine)gold(I) | 14588-71-7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chloro(triphenylstibine)gold(I)
英文别名
——
chloro(triphenylstibine)gold(I)化学式
CAS
14588-71-7
化学式
C18H15AuClSb
mdl
——
分子量
585.487
InChiKey
RDAGDTFKVJYBBD-UHFFFAOYSA-M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None
  • 重原子数:
    None
  • 可旋转键数:
    None
  • 环数:
    None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None
  • 拓扑面积:
    None
  • 氢给体数:
    None
  • 氢受体数:
    None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chloro(triphenylstibine)gold(I) 在 sodium tetrahydroborate 、 三苯基锑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以15%的产率得到
    参考文献:
    名称:
    锑化物保护的 Au13 纳米团簇:合成、特性以及轻松转化为 GSH 保护的 Au25 纳米团簇†
    摘要:
    单锑碱保护的离子型Au 13纳米团簇,即[Au 13 (L) 8 (Cl) 4 ][Cl] (L= SbPh 3 , 2a ·Cl; Sb( p -tolyl) 3 , 2b ·Cl)在二氯甲烷中用 NaBH 4直接还原 Au(L)Cl。与2a ·Cl进行阴离子交换,得到[Au 13 (SbPh 3 ) 8 (Cl) 4 ][X](X=PF 6 , 2a ·PF 6 ;BPh 4 , 2a ·BPh 4 )。所有这些都已通过多核核磁共振、ESI-MS 和紫外-可见光谱进行了表征。 2a ·BPh 4的晶体分析表明,该阳离子具有C 2v对称性,十三金核采用封闭的二十面体构型。 锑配体较弱的配位能力导致2b ·Cl 与 PPh 3或谷胱甘肽 (GSH) 容易发生反应,形成较小的膦保护簇 [Au 11 (PPh 3 ) 8 Cl 2 ][Cl] 或较大的硫醇盐-分别受保护的簇Au 25 (SG)
    DOI:
    10.1039/c8sc03132k
  • 作为产物:
    描述:
    三苯基膦氯金三苯基锑 在 SO2 作用下, 以 氯仿丙酮 为溶剂, 生成 chloro(triphenylstibine)gold(I)
    参考文献:
    名称:
    磷,砷,锑和硫供体配体的金(I)配合物
    摘要:
    通过分析,1 H nmr,ir和uv可见光谱和电导率表征了金(I)与各种未知的和潜在螯合的P-,As-,Sb-和S-供体配体的配合物。在大多数情况下,金原子是两个坐标,[AuX(L)]或[XAu(L'–L')AuX](L =相同的配体,L'–L'=齿状的配体,X = Cl,Br或SCN),但发现了一些可能的三配位实例,[AuXL 2 ]或[AuX(L'–L')]。对于双齿配体,主链的刚性似乎是促进螯合的关键因素。阳离子络合物[AuL 2 ] +的形成容易程度取决于溶剂的极性。
    DOI:
    10.1039/dt9790001730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Cytotoxic auranofin analogues bearing phosphine, arsine and stibine ligands: A study on the possible role of the ligand on the biological activity
    作者:Ester Giorgi、Michele Mannelli、Tania Gamberi、Maria Durante、Chiara Gabbiani、Damiano Cirri、Alessandro Pratesi
    DOI:10.1016/j.jinorgbio.2023.112452
    日期:2024.2
    Three gold(I) linear compounds, sharing the general formula [AuI(LPh3)], have been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The nature of the ligand has been modified by moving down among some of the elements of group 15, i.e. phosphorus, arsenic and antimony. The structures of derived compounds have been solved through XRD and the reactivity behaviour towards selected biomolecules has been investigated through
    合成并表征了三种(I)线性化合物,其通式为[AuI(LPh 3 )]。配体的性质已通过在第 15 族的一些元素(即)中向下移动而改变。衍生化合物的结构已通过 XRD 解析,并通过涉及 NMR、高分辨率质谱和红外的多技术方法研究了对选定生物分子的反应行为。此外,通过经典方法对所研究的化合物的生物活性进行了比较分析,并详细讨论了所公开的差异。
  • Bovio, Bruna; Bonati, Flavio; Burini, Alfredo, Zeitschrift fur Naturforschung, Teil B: Anorganische Chemie, Organische Chemie, 1984, vol. 39, # 12, p. 1747 - 1754
    作者:Bovio, Bruna、Bonati, Flavio、Burini, Alfredo、Pietroni, Bianca Rosa
    DOI:——
    日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