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ferrocenemethyl)-1,4,7,10-tetraazacyclododecane monohydrate | 940348-42-5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ferrocenemethyl)-1,4,7,10-tetraazacyclododecane monohydrate
英文别名
——
1-(ferrocenemethyl)-1,4,7,10-tetraazacyclododecane monohydrate化学式
CAS
940348-42-5
化学式
C19H30FeN4*H2O
mdl
——
分子量
388.336
InChiKey
OJJXTWFCJDJFHQ-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None
  • 重原子数:
    None
  • 可旋转键数:
    None
  • 环数:
    None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None
  • 拓扑面积:
    None
  • 氢给体数:
    None
  • 氢受体数:
    None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copper(II) nitrate trihydrate1-(ferrocenemethyl)-1,4,7,10-tetraazacyclododecane monohydrate乙醇 为溶剂, 以81%的产率得到[Cu(1-(ferrocenemethyl)-1,4,7,10-tetraazacyclododecane)(NO3)][NO3]
    参考文献:
    名称:
    硝酸盐与带有二茂铁基侧基的CuII-周期复合物的结合:合成,固态X射线结构以及溶液相电化学和分光光度研究。
    摘要:
    Cu(NO3)2.3H2O与配体1-(二茂铁甲基)-1,4,7,10-四氮杂环十二烷(L)在乙腈中的反应导致形成蓝色络合物[Cu(L)(NO3)]。 [NO3](C1)。X射线结构确定显示出硝酸盐阴离子的意外结合,因为CuII中心被1,4,7,10-四氮杂十二烷(环)大环的四个N原子和来自螯合硝酸根阴离子的两个O原子包围,两个Cu-O距离均低于范德华半径之和。与[Cu(cycln)(NO3)]的已知结构相比,晶格中的氢键相互作用以及第二个硝酸盐O与C1中的CuII中心之间的弱相互作用导致高度扭曲的CuII几何形状。 NO3](C5)。乙腈中含有0的电化学研究。1 M [Bu4N] [NO3]作为支持电解质表明,该介质中C1的氧化表现出一个可逆的单电子步长,形式电势E度f对Fc0 / +(Fc =二茂铁)为+85 mV。该过程与二茂铁基侧基的氧化有关。另外,检测到归因于CuII / I氧化还原对的E度f值为-932mV对Fc0
    DOI:
    10.1021/ic061622+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硝酸盐与带有二茂铁基侧基的CuII-周期复合物的结合:合成,固态X射线结构以及溶液相电化学和分光光度研究。
    摘要:
    Cu(NO3)2.3H2O与配体1-(二茂铁甲基)-1,4,7,10-四氮杂环十二烷(L)在乙腈中的反应导致形成蓝色络合物[Cu(L)(NO3)]。 [NO3](C1)。X射线结构确定显示出硝酸盐阴离子的意外结合,因为CuII中心被1,4,7,10-四氮杂十二烷(环)大环的四个N原子和来自螯合硝酸根阴离子的两个O原子包围,两个Cu-O距离均低于范德华半径之和。与[Cu(cycln)(NO3)]的已知结构相比,晶格中的氢键相互作用以及第二个硝酸盐O与C1中的CuII中心之间的弱相互作用导致高度扭曲的CuII几何形状。 NO3](C5)。乙腈中含有0的电化学研究。1 M [Bu4N] [NO3]作为支持电解质表明,该介质中C1的氧化表现出一个可逆的单电子步长,形式电势E度f对Fc0 / +(Fc =二茂铁)为+85 mV。该过程与二茂铁基侧基的氧化有关。另外,检测到归因于CuII / I氧化还原对的E度f值为-932mV对Fc0
    DOI:
    10.1021/ic061622+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