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 720684-83-3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
英文别名
——
化学式
CAS
720684-83-3
化学式
C26H36Si2Zr
mdl
——
分子量
495.967
InChiKey
ZHSBWTRWAIBSFH-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None
  • 重原子数:
    None
  • 可旋转键数:
    None
  • 环数:
    None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None
  • 拓扑面积:
    None
  • 氢给体数:
    None
  • 氢受体数:
    None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bis[1-trimethylsilyl-indenyl]zirconium dichloride甲基锂氘代苯甲苯 为溶剂, 以100%的产率得到
    参考文献:
    名称:
    双茚基锆化合物。1-和2-取代的双(R-茚基)二氯化锆茂金属的合成及X射线晶体学研究
    摘要:
    制备了一系列的1和2取代的茚基配体,并用于合成[1-R-Ind] 2 ZrCl 2 [R = Me(2b),Et(4b),i Pr(5b),t Bu (6b),SiMe 3(8b),Ph(10b),Bz(12b),1-Naph(14b)]和[2-R-Ind] 2 ZrCl 2 [R = Me(1b),Et(3b) ,SiMe 3(7b),Ph(9b),Bz(11b),1-Naph(13b))]金属茂。X射线晶体学研究4b和10b显示该配合物为外消旋非对映异构体(4b为R,R和S,S-对映体,而10b为S,S-对映体)。X射线数据和NMR光谱数据表明,取代基的大小影响金属茂的两个茚基配体的取向。在图4b非对映体都被发现结晶与其乙基顺式相对于(双-中央)到彼此而较大的苯基基团中10b导致茚基配体的反(双侧)取向。
    DOI:
    10.1016/s0022-328x(00)00570-2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ynthesis, structure, and ethene polymerisation catalysis of 1- or 2-silyl substituted bis[indenyl]zirconium(<scp>iv</scp>) dichlorides
    作者:Andreas C. Möller、Richard H. Heyn、Richard Blom、Ole Swang、Carl Henrik Görbitz、Jürgen Kopf
    DOI:10.1039/b400505h
    日期:——
    corresponding zirconocene dichlorides are presented. The rac- and meso-diastereomers of the 1-substituted zirconocene dichlorides can in most cases be separated. Instable zirconocenes were observed for certain substitution patterns. Two of the obtained zirconocene dichlorides, bis[2-(dimethylsilyl)indenyl]zirconium dichloride (4a) and bis[2-(trimethylsilyl)indenyl]zirconium dichloride (4b), were characterised
    介绍了系统合成的1-和2-取代的甲硅烷,在甲硅烷基部分上具有多种取代方式,以及它们相应的二茂化物。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以将1-取代的茂二化物的外消旋和内消旋非对映异构体分开。对于某些取代模式,观察到不稳定的茂。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对获得的二氧化锆中的两个二化双[2-(二甲基甲硅烷基)基]二(4a)和双[2-(三甲基甲硅烷基)基]二(4b)进行表征。基于DFT结果,两种化合物在几何上是相似的,即甲硅烷基部分上的另外的甲基仅影响构象能谱。因此,在与乙烷的均聚研究中,其催化剂性能的差异归因于构象控制。对于其余的配合物,就催化剂性能而言,空间上要求较低的甲硅烷基似乎是有利的。所有的2-异构体均具有比未取代的双[基]二/ MAO体系更低的聚合活性。奇怪的是,发现rac-双[1-(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基]二/ MAO体系是乙烯均聚反应中活性最高的催化剂。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