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trans-dichlorobis(2,3-dimethoxyphenyldiphenylphosphine)palladium(II) | 67108-64-9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trans-dichlorobis(2,3-dimethoxyphenyldiphenylphosphine)palladium(II)
英文别名
——
trans-dichlorobis(2,3-dimethoxyphenyldiphenylphosphine)palladium(II)化学式
CAS
67108-64-9
化学式
C40H38Cl2O4P2Pd
mdl
——
分子量
822.013
InChiKey
UQXIBYGJUKQHHB-UHFFFAOYSA-L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None
  • 重原子数:
    None
  • 可旋转键数:
    None
  • 环数:
    None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None
  • 拓扑面积:
    None
  • 氢给体数:
    None
  • 氢受体数:
    None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trans-dichlorobis(2,3-dimethoxyphenyldiphenylphosphine)palladium(II) 、 sodium iodide 以 丙酮 为溶剂, 以89%的产率得到trans-di-iodobis(2,3-dimethoxyphenyldiphenylphosphine)palladium(II)
    参考文献:
    名称:
    铂和钯与叔二甲氧基苯基膦的配合物:尝试实现O-或C-金属化
    摘要:
    描述并表征了新的叔膦类PBu t 2 R和PPh 2 R(R = 2,3-或2,6-二甲氧基苯基)。化合物PPh 2 [C 6 H 3(OMe)2 -2,6]与BBr 3反应,然后与乙酸酐反应,得到PPh 2 [C 6 H 3-(OCOMe)2-2,6]。讨论了这些新配体的构象和空间效应,正如预期的那样,在与铂形成络合物时,大体积的膦比小体积的膦更容易脱甲基。2,6-二甲氧基苯基膦在形成复合物时特别容易失去一个甲基,而2,3-二甲氧基苯基膦则较不容易失去。已经制备了顺式-[Pt {OC 6 H 3(OMe)(PPh 2)} 2 ]和反式-[Pt {OC 6 H 3-(OMe)(PBu t 2)} 2 ]类型的稳定络合物,配体通过苯氧和氧膦磷原子螯合。该dichelate顺-[Pt {OC 6 H 3(OMe-6)(PPh 2 -2)} 2 ]被Na [BH 4 ]还原为氢化物[PtH {OC
    DOI:
    10.1039/dt9780000257
  • 作为产物:
    描述:
    二(氰基苯)二氯化钯2,3-Dimethoxyphenyl-diphenyl-phosphin二氯甲烷 为溶剂, 以92%的产率得到trans-dichlorobis(2,3-dimethoxyphenyldiphenylphosphine)palladium(II)
    参考文献:
    名称:
    铂和钯与叔二甲氧基苯基膦的配合物:尝试实现O-或C-金属化
    摘要:
    描述并表征了新的叔膦类PBu t 2 R和PPh 2 R(R = 2,3-或2,6-二甲氧基苯基)。化合物PPh 2 [C 6 H 3(OMe)2 -2,6]与BBr 3反应,然后与乙酸酐反应,得到PPh 2 [C 6 H 3-(OCOMe)2-2,6]。讨论了这些新配体的构象和空间效应,正如预期的那样,在与铂形成络合物时,大体积的膦比小体积的膦更容易脱甲基。2,6-二甲氧基苯基膦在形成复合物时特别容易失去一个甲基,而2,3-二甲氧基苯基膦则较不容易失去。已经制备了顺式-[Pt {OC 6 H 3(OMe)(PPh 2)} 2 ]和反式-[Pt {OC 6 H 3-(OMe)(PBu t 2)} 2 ]类型的稳定络合物,配体通过苯氧和氧膦磷原子螯合。该dichelate顺-[Pt {OC 6 H 3(OMe-6)(PPh 2 -2)} 2 ]被Na [BH 4 ]还原为氢化物[PtH {OC
    DOI:
    10.1039/dt9780000257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