铷(Rb)、铯(Cs),先后于1860年和1861年被发现。由于铷铯资源稀少,价格又昂贵,长期不被人所熟识,并限制了人们对其性质的研究,致使其在之后的半个多世纪里未获得工业应用。1920年人们才开始逐渐利用铷钩制作光电管,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仅德国少量生产铷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铯被用于光敏材料,用量有所增加,但仍因经济性和稀缺性在应用方面受到限制。1957年美国成功研制出用混合碳酸碱液提取铷、铯工艺,才使铷铯产量得到历史性突破。60年代以来,铷铯及其化合物在电子工业、光学仪器、玻璃陶瓷、石油化工、医药、国防军工、核能等领域获得较多应用。
不同温度(℃)时每100毫升水中的溶解克数:
0.8g/0℃;1g/10℃;1.6g/20℃;2.6g/30℃;4g/40℃
7.3g/60℃;14.4g/80℃;20.5g/90℃;30g/100℃
生产方法
等摩尔的HClO4和碳酸铯溶液混合,蒸发出过量的水,得到晶体。在水中重结晶纯化。加热至150℃以上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