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5,10,19,24-tetraphenyl-30,33-dithiarubyrinato)-29,34-dicarbonylrhodium(I) | 335156-03-1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5,10,19,24-tetraphenyl-30,33-dithiarubyrinato)-29,34-dicarbonylrhodium(I)
英文别名
——
(5,10,19,24-tetraphenyl-30,33-dithiarubyrinato)-29,34-dicarbonylrhodium(I)化学式
CAS
335156-03-1
化学式
C54H33N4O2RhS2
mdl
——
分子量
936.919
InChiKey
LIAMRHQWZYNUPR-SUDMAQSP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di(rhodium)tetracarbonyl dichloride 、 在 sodium acetate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以3.5%的产率得到(5,10,19,24-tetraphenyl-30,33-dithiarubyrinato)-29,34,31,32-tetracarbonyldirhodium(I)
    参考文献:
    名称:
    Rh(I)与介导的芳基红霉素和-鲁比林的相互作用:双金属杂红宝石蛋白复合物的第一结构表征。
    摘要:
    研究了介孔芳基红霉素和红宝石素对Rh(I)的连接行为。鼠尾草素与双吡咯单元的一个亚胺和胺型氮配位形成eta2形式的单金属配合物。Rh(I)配位通过两个辅助一氧化碳配体的存在来完成。Rubyrins形成单金属和双金属配合物。已经分离出两种类型的双金属配合物。在第一种类型中,两个铑原子都投影在平均红宝石蛋白平面上方,而在第二种类型中,一个铑原子投影在平均红宝石平面上方,另一个在平均平面下方。详细的1H和2D NMR光谱分析以及配合物的IR和UV可见光谱证实了铑配合物的建议结合方式。此外,红宝石蛋白的一种双金属配合物的单晶X射线分析显示了碗形的对称结构,其中两个Rh(I)原子均以71.73度的角度投射在平均红宝石蛋白平面上方。每个铑中心周围的几何形状近似为正方形平面[N1-Rh1-N2,80.38(9)度;C15-Rh1-C16,86.95(14)度;N1-Rh1-C15,97.13(12)度;N2-RH1-C16为94
    DOI:
    10.1021/ic000703h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