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amino-3-[2-(4-fluoro-phenyl)-2-oxo-ethyl]-thiazolium, bromide | 5068-71-3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amino-3-[2-(4-fluoro-phenyl)-2-oxo-ethyl]-thiazolium, bromide
英文别名
2-amino-3-[2-(4-fluoro-phenyl)-2-oxo-ethyl]-thiazolium; bromide
2-amino-3-[2-(4-fluoro-phenyl)-2-oxo-ethyl]-thiazolium, bromide化学式
CAS
5068-71-3
化学式
BrH*C11H9FN2OS
mdl
——
分子量
317.182
InChiKey
JTWVMLYUUYVAMZ-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63
  • 重原子数:
    17.0
  • 可旋转键数:
    3.0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9
  • 拓扑面积:
    45.85
  • 氢给体数:
    1.0
  • 氢受体数:
    4.0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咪唑并噻唑-查尔酮衍生物的合成作为抗癌和凋亡诱导剂
    摘要:
    合成了新型的咪唑并[2,1– b ]噻唑查尔酮衍生物,并对其抗癌活性进行了评估。这些查耳酮衍生物显示出令人鼓舞的活性,log GI 50值为-7.51至-4.00。研究了这些衍生物对MCF-7细胞系的详细生物学特性。有趣的是,这些查耳酮衍生物诱导了G 0 / G 1期细胞周期停滞,下调了G 1。细胞周期调节蛋白,如细胞周期蛋白D1和细胞周期蛋白E1,以及CDK4的上调。此外,这些化合物还引发了细胞凋亡的特征性特征,例如p53,p21和p27水平的升高,NF-κB的抑制以及caspase-9的上调。这些查耳酮衍生物之一3 d可能非常适合单独或与现有疗法组合进行详细的生物学研究。
    DOI:
    10.1002/cmdc.201000346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咪唑并噻唑-查尔酮衍生物的合成作为抗癌和凋亡诱导剂
    摘要:
    合成了新型的咪唑并[2,1– b ]噻唑查尔酮衍生物,并对其抗癌活性进行了评估。这些查耳酮衍生物显示出令人鼓舞的活性,log GI 50值为-7.51至-4.00。研究了这些衍生物对MCF-7细胞系的详细生物学特性。有趣的是,这些查耳酮衍生物诱导了G 0 / G 1期细胞周期停滞,下调了G 1。细胞周期调节蛋白,如细胞周期蛋白D1和细胞周期蛋白E1,以及CDK4的上调。此外,这些化合物还引发了细胞凋亡的特征性特征,例如p53,p21和p27水平的升高,NF-κB的抑制以及caspase-9的上调。这些查耳酮衍生物之一3 d可能非常适合单独或与现有疗法组合进行详细的生物学研究。
    DOI:
    10.1002/cmdc.201000346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Meakins, G. Denis; Musk, Sally R. R.; Robertson, Colin A., Journal of the Chemical Society. Perkin transactions I, 1989, # 3, p. 643 - 648
    作者:Meakins, G. Denis、Musk, Sally R. R.、Robertson, Colin A.、Woodhouse, Lee S.
    DOI:——
    日期:——
  • Novel Broad-Spectrum Anthelmintics. Tetramisole<sup>1</sup> and Related Derivatives of 6-Arylimidazo[2,1-b]thiazole
    作者:Alfons H. M. Raeymaekers、Fernand T. N. Allewijn、Jan Vandenberk、Paul J. A. Demoen、Theo T. T. Van Offenwert、Paul A. J. Janssen
    DOI:10.1021/jm00322a023
    日期:1966.7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