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项工作中,我们介绍了三种单核
铁(III)配合物的合成和表征:二
氯[ N-丙酰胺-N,N-双-(2-
吡啶基甲基)胺]
高氯酸铁(III)(1),三
氯[ N -methylpropanoate- ñ,ñ -双- (2-
吡啶基甲基)胺]
铁(III)(2)和三
氯[双- (2-
吡啶基甲基)胺]
铁(III)(3)。通过循环伏安法,电导法,元素分析以及电子,红外和穆斯堡尔光谱法对复合物进行表征。综合大楼1还通过X射线结构分析表征了该结构,其显示了与一个酰胺,一个叔胺,两个
吡啶基和两个
氯离子配位的
铁中心。对于1,X射线分子结构和红外光谱证实了氧原子对酰胺基的配位,而2的红外光谱表明
配体中存在的酯基未配位,从而导致N 3 Cl 3。供体组,类似于3中存在的供体组。但是,在3中有仲胺,而在2中存在叔胺。这些结构差异导致
铁中心的
路易斯酸度发生明显变化,这可以通过分析配合物的氧化还原电位以及Mössbauer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