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 176538-56-0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
英文别名
——
化学式
CAS
176538-56-0
化学式
C58H40Co2O8P4
mdl
——
分子量
1106.83
InChiKey
UVJHIDMDRSPUMA-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None
  • 重原子数:
    None
  • 可旋转键数:
    None
  • 环数:
    None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None
  • 拓扑面积:
    None
  • 氢给体数:
    None
  • 氢受体数:
    None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2,3-bis(diphenylphosphino)maleic anhydride[(Co2(CO)6)2(PhC.tplbond.CC.tplbond.CPh)]1,2-二氯乙烷 为溶剂, 以10%的产率得到Co2(CO)4[μ-η(2):η(2):η(1):η(1)-(Z)-Ph2P(Ph)C=C(PhC2)C=C(Ph2P)C(O)OC(O)]
    参考文献:
    名称:
    [Co 2(CO)6 ] 2(PhC 4 Ph)与2,3-双(二苯基膦基)马来酸酐(bma)之间的反应中的二炔和磷-碳键反应性。合成,钴的分子轨道属性,X射线衍射构造2(CO)4 [μ-η 2:η 2:η 1:η 1 - (ż)-Ph 2 P(PH)CC(PHC 2) - CC(Ph 2 P)C(O)OC(O)],Co 2(CO)2(bma)2 ·CH 2 Cl 2和Co 2(CO)2(BMA)[μ-CC(PH 2 P)C(O)OC(O)](μ 2 -Ph 2 P)·C 6 H ^ 14
    摘要:
    二炔配合物[Co 2(CO)6 ] 2(PhC 4 Ph)(1)与2,3-双(二苯基膦基)马来酸酐(bma)的热解(> 80°C )提供了新化合物Co 2(CO )4 [μ-η 2:η 2:η 1:η 1 - (ż)-Ph 2 P(博士)C C(光子晶体2)C C(博士2 P)C(O)OC(O)](3),Co 2(CO)2(bma)2(4)和Co 2(CO)2(BMA)[μ-C C(博士2 P)C(O)OC(O)](μ 2 -Ph 2 P)(5)在低的产率,而[CO 2(CO)6 ] 2(PHC 4 Ph)在回流的CH 2 Cl 2中或在Me 3 NO存在下与添加的bma反应生成热敏复合物[Co 2(CO)4(bma)(PhC 4 Ph)Co 2(CO)6 ](2)。独立实验表明,由于Co 2(CO)的损失,3由2产生6组,再加上瞬时磷酰基和顺丁烯二酸酐部分对P C键的裂解和二炔官能化,2
    DOI:
    10.1021/om950988j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