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bis(cyclopentadienyl)titanium dichloride | 1261232-72-7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bis(cyclopentadienyl)titanium dichloride
英文别名
(PhCCMe2-SiC5H4)2TiCl2;[(dimethyl(phenylethynyl)silyl cyclopentadienide)TiCl2]
bis(cyclopentadienyl)titanium dichloride化学式
CAS
1261232-72-7
化学式
C30H30Cl2Si2Ti
mdl
——
分子量
565.525
InChiKey
OGOBAWNSGGIQRY-UHFFFAOYSA-L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bis(cyclopentadienyl)titanium dichloride甲基氯化镁四氢呋喃乙醚正己烷 为溶剂, 以80%的产率得到[(dimethyl(phenylethynyl)silyl cyclopentadienide)TiMe2]
    参考文献:
    名称:
    Synthesis and reactivity of bis-alkynyl appended metallocenes of Ti, Fe, and Co
    摘要:
    (Dimethyl)(phenylethynyl)silyl-substituted cyclopentadiene C5H5SiMe2C2Ph (1) 是通过原位生成的 C5H5SiMe2Cl 与 LiC2Ph 反应合成的。2 与过渡金属卤化物 MCl2(M = TiCl2、Fe 和 Co)发生金属化反应,生成了相应的带有炔基取代基的早期和晚期过渡金属茂金属(4、5 和 6)。化合物 4 和 6 是双炔基团附加 Ti 和 Co 茂金属的第一个实例。配合物 5 和 6 在 CpCo(CO)2 存在下发生炔二聚反应,生成含有两个金属原子的茂金属 7 和 8。化合物 3、4Cl2、6 和 [8][OTf] 已通过单晶 X 射线结构分析进行了表征。
    DOI:
    10.1139/v10-129
  • 作为产物:
    描述:
    lithium (dimethyl)(phenylethynyl)silyl cyclopentadienide 、 四氯化钛正己烷 为溶剂, 以70%的产率得到bis(cyclopentadienyl)titanium dichloride
    参考文献:
    名称:
    Synthesis and reactivity of bis-alkynyl appended metallocenes of Ti, Fe, and Co
    摘要:
    (Dimethyl)(phenylethynyl)silyl-substituted cyclopentadiene C5H5SiMe2C2Ph (1) 是通过原位生成的 C5H5SiMe2Cl 与 LiC2Ph 反应合成的。2 与过渡金属卤化物 MCl2(M = TiCl2、Fe 和 Co)发生金属化反应,生成了相应的带有炔基取代基的早期和晚期过渡金属茂金属(4、5 和 6)。化合物 4 和 6 是双炔基团附加 Ti 和 Co 茂金属的第一个实例。配合物 5 和 6 在 CpCo(CO)2 存在下发生炔二聚反应,生成含有两个金属原子的茂金属 7 和 8。化合物 3、4Cl2、6 和 [8][OTf] 已通过单晶 X 射线结构分析进行了表征。
    DOI:
    10.1139/v10-129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Transition‐Metal Compounds Containing Alkynylsilyl Groups – Cyclopentadienyl Complexes
    作者:Florian Hoffmann、Jörg Wagler、Gerhard Roewer
    DOI:10.1002/ejic.201200707
    日期:2012.12
    alkynylation of ClMe2SiC5H4Mn(CO)3 (6) with PhC≡CMgBr was also successful. In contrast, the direct complexation of (alkynylsilyl)cyclopentadiene or the direct alkynylsilylation of cymantrene were not feasible. Redox reactions and the desilylation of the cyclopentadienyl ring were hampering side reactions in all routes but to varying extent. All three complex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NMR spectroscopy. 1 and
    研究了(炔基甲硅烷基)环戊二烯配合物的合成。通过用合适的卤化 (IV) 处理 LiC5H4SiMe2C≡CPh 制备化合物 PhC≡CMe2SiC5H4CPTiCl2 (1) 和 (PhC≡CMe2SiC5H4)2TiCl2 (2)。化合物PhC≡CMe2SiC5H4Mn(CO)3(3)可以通过用TlC5H4SiMe2C≡CPh或LiC5H4SiMe2C≡CPh处理Mn(CO)5Cl来合成。或者,ClMe2SiC5H4Mn(CO)3 (6) 与 PhC≡CMgBr 的炔化反应也成功。相比之下,(炔基甲硅烷基)环戊二烯的直​​接络合或花桂烯的直接炔基甲硅烷基化是不可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和环戊二烯基环的脱甲硅烷基化在所有途径中都阻碍了副反应,但程度不同。所有三种配合物均通过核磁共振光谱表征。还通过红外和紫外/可见光谱研究了 1 和 3。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确定了化合物1的分子和晶体结构。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