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4,5-trimethoxyphenyl)palladium(II)(DMSO-d6)(O2CCF3)C7H10 | 863308-26-3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4,5-trimethoxyphenyl)palladium(II)(DMSO-d6)(O2CCF3)C7H10
英文别名
——
(2,4,5-trimethoxyphenyl)palladium(II)(DMSO-d6)(O2CCF3)C7H10化学式
CAS
863308-26-3
化学式
C20H27F3O6PdS
mdl
——
分子量
564.864
InChiKey
PEKRFNRHJZNUEL-AATLKONUSA-M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None
  • 重原子数:
    None
  • 可旋转键数:
    None
  • 环数:
    None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None
  • 拓扑面积:
    None
  • 氢给体数:
    None
  • 氢受体数:
    None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关于钯(II)催化芳烃羧酸脱羧烯烃的机理。非膦钯 (II) 中间体的晶体学表征及其在类 Heck 过程中的逐步转变的观察
    摘要:
    介绍了钯介导的芳烃羧酸脱羧烯化的机理研究,为提议的逐步过程中的中间体提供了光谱证据和晶体学证据,在两种情况下。随后,所提出的途径涉及双(三氟乙酸)钯(II)和芳烃羧酸底物之间的羧基交换,决定脱羧形成芳基钯(II)三氟乙酸中间体(包含两个转置的 S 结合二甲基亚砜配体)一种晶体学特征形式),然后烯烃插入和β-氢化物消除。由于芳基钯(II)三氟乙酸酯中间体的独特生成方式,一种被认为相对于先前研究的含膦芳基钯 (II) 配合物基本上缺电子的物种,有可能获得对 Heck 反应常见步骤的新见解,即烯烃插入和 β-氢化物消除. 目前的结果表明,脱羧钯反应生成的芳基钯 (II) 中间体与常规 Heck 反应生成的中间体之间的反应性存在显着差异。具体来说,我们发现更多的富电子烯烃优先与通过脱羧钯形成的芳基钯 (II) 三氟乙酸酯中间体反应,而在传统的 Heck 反应中发现相反的趋势。此外,我们发现,与相应的膦连接的芳烷基钯
    DOI:
    10.1021/ja052099l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