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bis(2-ferrocenylethyl)disulfide | 92362-16-8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bis(2-ferrocenylethyl)disulfide
英文别名
bis(2-ferrocenylethyl)disulfid
bis(2-ferrocenylethyl)disulfide化学式
CAS
92362-16-8
化学式
C24H26Fe2S2
mdl
——
分子量
490.296
InChiKey
IMJJKWXHCJKETC-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None
  • 重原子数:
    None
  • 可旋转键数:
    None
  • 环数:
    None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None
  • 拓扑面积:
    None
  • 氢给体数:
    None
  • 氢受体数:
    None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bis(2-ferrocenylethyl)disulfide 在 lithium aluminium tetrahydrid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反应 1.0h, 以81%的产率得到2-mercaptoethylferrocene
    参考文献:
    名称:
    DFT阐明的短链巯基二茂铁的固相和SAM电化学性质的比较:合成和光谱方面以及Fc–CH 2 CH 2 –S–S–CH 2 CH 2 –Fc的结构
    摘要:
    合成一系列难于获得的巯基烷基二茂铁即Fc(CH 2)n SH的简便合成方法,其中n = 1(1),2(2),3(3)或4(4)和Fc =铁(η 5 -C 5 H ^ 5)(η 5 -C 5 H ^ 4),被报告。在空气中观察到1 – 4二聚为相应的二硫化物19 – 22。在三斜空间群中结晶的二聚体20(Z = 2)P 1。二聚体20 - 22可以减少回原始的Fc(CH 2)Ñ SH衍生物与的LiAlH 4在回流的四氢呋喃中进行。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表明,最高占据分子轨道1 - 4个位于完全放在二茂铁基暗示电化学氧化在约观察 -15 < E pa <76 mV(相对于FcH / FcH +)仅涉及Fe(II)到Fe(III)的过程。进一步的DFT计算表明,这种单电子氧化后,硫醇基上的质子损失,从而生成自由基Fc(CH 2)nS •,自旋密度主要位于硫上。快速放热二聚化导致观察到二聚体,即Fc(CH
    DOI:
    10.1021/acs.inorgchem.5b02936
  • 作为产物:
    描述:
    2-mercaptoethylferrocene 在 air 作用下, 反应 168.0h, 以35%的产率得到bis(2-ferrocenylethyl)disulfide
    参考文献:
    名称:
    DFT阐明的短链巯基二茂铁的固相和SAM电化学性质的比较:合成和光谱方面以及Fc–CH 2 CH 2 –S–S–CH 2 CH 2 –Fc的结构
    摘要:
    合成一系列难于获得的巯基烷基二茂铁即Fc(CH 2)n SH的简便合成方法,其中n = 1(1),2(2),3(3)或4(4)和Fc =铁(η 5 -C 5 H ^ 5)(η 5 -C 5 H ^ 4),被报告。在空气中观察到1 – 4二聚为相应的二硫化物19 – 22。在三斜空间群中结晶的二聚体20(Z = 2)P 1。二聚体20 - 22可以减少回原始的Fc(CH 2)Ñ SH衍生物与的LiAlH 4在回流的四氢呋喃中进行。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表明,最高占据分子轨道1 - 4个位于完全放在二茂铁基暗示电化学氧化在约观察 -15 < E pa <76 mV(相对于FcH / FcH +)仅涉及Fe(II)到Fe(III)的过程。进一步的DFT计算表明,这种单电子氧化后,硫醇基上的质子损失,从而生成自由基Fc(CH 2)nS •,自旋密度主要位于硫上。快速放热二聚化导致观察到二聚体,即Fc(CH
    DOI:
    10.1021/acs.inorgchem.5b02936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Modellreaktionen zur umsetzung von ferrocen-1,1′-dithiol mit Diolefinen: II. Die Säuren- and basenkatalysierten reaktionen von ferrocenthiolen mit aktivierten olefinen
    作者:Max Herberhold、Oskar Nuyken、Thomas P.öhlmann
    DOI:10.1016/0022-328x(95)05423-m
    日期:1995.10
    Both ferrocenethiol and ferrocene-1,1′-dithiol, Fe(C5H5)(C5H4SH) and Fe(C5H4SH)2, add to activated olefins to give 1:1 and 1:2 adducts, respectively. The base-catalysed (NEt3) reactions of the monofunctional ferrocenethiol with the mono-olefins methyl methacrylate, methyl vinyl sulfone and benzylidene acetone lead to the expected 1:1 adducts whereas 2:1 adducts are obtained with bifunctional olefins
    二茂铁醇和二茂铁-1,1'-二醇,Fe(C 5 H 5)(C 5 H 4 SH)和Fe(C 5 H 4 SH)2均加到活化的烯烃中以得到1:1和1:2加合物。碱催化(NEt 3)单官能二茂铁醇与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乙烯基砜和亚苄基丙酮的单烯烃反应生成预期的1:1加合物,而双官能烯烃(如二乙烯基砜二亚苄基丙酮)则获得2:1加合物。相应的双官能二茂铁-1,1'-二醇与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乙烯基酮和亚苄基丙酮形成1:2加合物。为了进行比较,作为脂肪族2二茂铁乙硫醇(C 5 H ^ 5)(C 5 H ^ 4 CH 2 CH 2 SH),用甲基乙烯基砜和二乙烯基砜反应。在所有情况下,二硫化物的Fc-SS-Fc和FcCH 2 CH 2 SSCH 2还分别形成CH 2 = Fc。二茂铁醇和二茂铁-1,1'-二醇,Fe(C 5 H 5)(C 5 H 4 SH)和Fe(C 5 H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