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5-C5Me5*Ta[N(iPr)C(Me)N(iPr)](μ-N)}2 | 948576-40-7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5-C5Me5*Ta[N(iPr)C(Me)N(iPr)](μ-N)}2
英文别名
——
{η<sup>5</sup>-C<sub>5</sub>Me<sub>5</sub>*Ta[N(<sup>i</sup>Pr)C(Me)N(<sup>i</sup>Pr)](μ-N)}<sub>2</sub>化学式
CAS
948576-40-7;948301-39-1
化学式
C36H64N6Ta2
mdl
——
分子量
942.84
InChiKey
CHVFQOXLCRSMAN-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None
  • 重原子数:
    None
  • 可旋转键数:
    None
  • 环数:
    None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None
  • 拓扑面积:
    None
  • 氢给体数:
    None
  • 氢受体数:
    None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5-C5Me5*Ta[N(iPr)C(Me)N(iPr)](μ-N)}2苯硅烷 为溶剂, 以55%的产率得到
    参考文献:
    名称:
    环境温度下的二氮活化:H2 和 PhSiH3 添加的新模式,用于“端桥”[Ta(IV)]2(μ-η1:η1-N2) 配合物和 Bis(μ-nitrido) [Ta(V) )(μ-N)]2产物衍生自容易的 N⋮N 键裂解
    摘要:
    Cp*Ta[N(iPr)C(Me)N(iPr)](Cl)3 (Cp* = η5-C5Me5) (1) 在四氢呋喃 (THF) 中用 2.5 当量的钾石墨 (KC8) 进行化学还原,提供{Cp*Ta[N(iPr)C(Me)N(iPr)]Cl}2(μm:η-ηN2) (2) 的产率为 70%。使用 4 当量的 KC8,减少 1 可提供 34% 的 {Cp*Ta[N(iPr)C(Me)N(iPr)]}2(μm:η-N2) (3) 的分离产率。2 和 3 的单晶 X 射线分析分别提供 1.288(10) 和 1.313(4) A 的 NN 键长,这表明这些化合物具有大量的酰肼 [μ-N2]4- 特征。虽然 2 对溶液中的氢化和氢化硅烷化具有热稳定性和化学惰性,但在 0 °C 以上,3 会自发地定量转化为 {Cp*Ta[N(iPr)C(Me)N(iPr)N]}2 (4)顺式和反式异构体的比例为 7:1。顺式和反式
    DOI:
    10.1021/ja072248v
  • 作为产物:
    描述:
    5-C5Me5*Ta[N(iPr)C(Me)N(iPr)]}2(μ-η11-N2) 以 正戊烷 为溶剂, 以99%的产率得到{η5-C5Me5*Ta[N(iPr)C(Me)N(iPr)](μ-N)}2
    参考文献:
    名称:
    环境温度下的二氮活化:H2 和 PhSiH3 添加的新模式,用于“端桥”[Ta(IV)]2(μ-η1:η1-N2) 配合物和 Bis(μ-nitrido) [Ta(V) )(μ-N)]2产物衍生自容易的 N⋮N 键裂解
    摘要:
    Cp*Ta[N(iPr)C(Me)N(iPr)](Cl)3 (Cp* = η5-C5Me5) (1) 在四氢呋喃 (THF) 中用 2.5 当量的钾石墨 (KC8) 进行化学还原,提供{Cp*Ta[N(iPr)C(Me)N(iPr)]Cl}2(μm:η-ηN2) (2) 的产率为 70%。使用 4 当量的 KC8,减少 1 可提供 34% 的 {Cp*Ta[N(iPr)C(Me)N(iPr)]}2(μm:η-N2) (3) 的分离产率。2 和 3 的单晶 X 射线分析分别提供 1.288(10) 和 1.313(4) A 的 NN 键长,这表明这些化合物具有大量的酰肼 [μ-N2]4- 特征。虽然 2 对溶液中的氢化和氢化硅烷化具有热稳定性和化学惰性,但在 0 °C 以上,3 会自发地定量转化为 {Cp*Ta[N(iPr)C(Me)N(iPr)N]}2 (4)顺式和反式异构体的比例为 7:1。顺式和反式
    DOI:
    10.1021/ja072248v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Fine-Tuning the Energy Barrier for Metal-Mediated Dinitrogen N≡N Bond Cleavage
    作者:Andrew J. Keane、Brendan L. Yonke、Masakazu Hirotsu、Peter Y. Zavalij、Lawrence R. Sita
    DOI:10.1021/ja505309j
    日期:2014.7.16
    magnitude of the free energy barrier height for N≡N bond cleavage as assessed by kinetic studies and experimentally derived activation parameters. The origin of the contrasting kinetic stability of the first-row congener, Cp*V[N((i)Pr)C(Me)N((i)Pr)]}2(μ-η(1):η(1)-N2) toward N≡N bond cleavage is rationalized in terms of a ground-state electronic structure that favors a significantly less-reduced μ-N2 fragment
    实验数据支持一系列通式为 Cp*M[N((i)Pr)C(R)N((i)Pr)]}2 的第 5 族双属二氮配合物内 N≡N 键断裂的机制(μ-N2) (Cp* = η(5)-C5Me5) (M = Nb, Ta),在溶液中通过分子内“端对桥接”(μ-η(1):η(1) -N2) 到“side-on-bridged”(μ-η(2):η(2)-N2) 异构化过程,以定量提供相应的双属双(μ-硝基)配合物,Cp*M[N(( i)Pr)C(R)N((i)Pr)](μ-N)}2。进一步证明,远端 R 取代基的空间和电子特征的细微变化,其中 R = Me、Ph 和 NMe2,可用于调节 N≡N 键断裂的自由能垒高度的大小,如通过评估动力学研究和实验得出的活化参数。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