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Ir(CO)(triphenlyphosphine)(H)(μ-pyrazolyl)]2 | 80462-16-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Ir(CO)(triphenlyphosphine)(H)(μ-pyrazolyl)]2
英文别名
——
[Ir(CO)(triphenlyphosphine)(H)(μ-pyrazolyl)]2化学式
CAS
80462-16-4
化学式
C44H38Ir2N4O2P2
mdl
——
分子量
1101.2
InChiKey
CJPPXAITWRUKJH-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None
  • 重原子数:
    None
  • 可旋转键数:
    None
  • 环数:
    None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None
  • 拓扑面积:
    None
  • 氢给体数:
    None
  • 氢受体数:
    None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四氯化碳[Ir(CO)(triphenlyphosphine)(H)(μ-pyrazolyl)]2四氯化碳二氯甲烷 为溶剂, 以78%的产率得到Ir2H(Cl)(μ-pz)2(PPh3)2(CO)2
    参考文献:
    名称:
    吡唑基桥接的铱二聚体。18.(1)金属-金属键合对二铱(I)原型[Ir(mu-pz)(PPh(3))(CO)形成的二铱(II)加合物和氢化二铱配合物的几何形状的影响(2)(pzH =吡唑)通过加氢或质子化制得。
    摘要:
    二铱(I)原型[Ir(mu-pz)(PPh(3))(CO)](2)(1:pzH =吡唑)对分子二氢的缓慢吸收伴随有1,2-二氢的形成-二铱(II)加合物[IrH(mu-pz)(PPh(3))(CO)](2)(2),通过X射线晶体结构测定,发现PPh(3与1不同) )配体是轴向的,氢化物跨Ir-Ir键(2.672 A)占据了跨赤道位置。与CCl(4)的反应在2中影响氢化物置换,从而在其中提供一价的Ir(2)H(Cl)(mu-pz)(2)(PPh(3))(2)(CO)(2)(3)其中Ir-Ir = 2.683A。在一个金属中心,H是赤道的,PPh(3)是轴向的,而在另一个金属中心,Cl是轴向的,这在对称取代的产品[Ir(mu-pz)(PPh( 3))(CO)Cl](2)(4)(Ir-Ir = 2.754 A),是通过CCl(4)对1的作用而形成的。用I(2)处理1会生成4的二碘代类似物5 ,会
    DOI:
    10.1021/ic010448g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Pyrazolyl-bridged iridium dimers. 1. Accommodation of both weak and strong metal-metal interactions by a bridging pyrazolyl framework in dissymmetric dimeric structures
    摘要:
    DOI:
    10.1021/ja00367a075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