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Cu(2,9-bis[4'-(4-pyridyl-4-phenoxy)biphenyl]-1,10-phenanthroline)(C12H6N2C6H4O(CH2CH2O)5C6H4)][PF6] | 540770-63-6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Cu(2,9-bis[4'-(4-pyridyl-4-phenoxy)biphenyl]-1,10-phenanthroline)(C12H6N2C6H4O(CH2CH2O)5C6H4)][PF6]
英文别名
——
[Cu(2,9-bis[4'-(4-pyridyl-4-phenoxy)biphenyl]-1,10-phenanthroline)(C12H6N2C6H4O(CH2CH2O)5C6H4)][PF6]化学式
CAS
540770-63-6
化学式
C92H72CuN6O8*F6P
mdl
——
分子量
1598.13
InChiKey
DXUHVNZHAVNYLL-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None
  • 重原子数:
    None
  • 可旋转键数:
    None
  • 环数:
    None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None
  • 拓扑面积:
    None
  • 氢给体数:
    None
  • 氢受体数:
    None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乙烯二胺)钯(II)二硝酸盐[Cu(2,9-bis[4'-(4-pyridyl-4-phenoxy)biphenyl]-1,10-phenanthroline)(C12H6N2C6H4O(CH2CH2O)5C6H4)][PF6]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以85%的产率得到[Cu(2,9-bis[4'-(4-pyridyl-4-phenoxy)biphenyl]-1,10-phenanthroline)(C12H6N2C6H4O(CH2CH2O)5C6H4)(Pd(en))][PF6][NO3]2
    参考文献:
    名称:
    使用铜 (I) 和钯 (II) 作为模板和组装中心的 [2] 链烷烃的定量形成:缠绕路线和螺纹方法
    摘要:
    过渡金属介导的模板和自组装已显示出合成互锁分子的强大潜力。这两种策略相结合,设计和制备了一种新型配位链烯,包括 Cu(I) 和 Pd(II) 金属中心。此处设计的配体包含菲咯啉核心和吡啶侧臂(化合物 1)。使用这种菲咯啉-吡啶共轭配体,研究了两种方法,它们被证明对链烷合成非常有效:缠绕途径(两个配体缠绕在 Cu(I) 周围,然后是 Pd(II) 剪切)和穿线法(Cu(I) 模板化的环状配体在无环配体上的穿线,然后是第二个环的 Pd(II) 剪切)。在前一种方法中,
    DOI:
    10.1021/ja021370l
  • 作为产物:
    描述:
    tetrakis(actonitrile)copper(I) hexafluorophosphate 、 6,9,12,15,18,21-Hexaoxa-35,38-diazahexacyclo[24.8.4.22,5.222,25.029,37.032,36]dotetraconta-1(35),2(42),3,5(41),22(40),23,25(39),26(38),27,29(37),30,32(36),33-tridecaene2,9-bis[4'-(4-pyridyl-4-phenoxy)biphenyl]-1,10-phenanthroline氯仿乙腈 为溶剂, 以99%的产率得到[Cu(2,9-bis[4'-(4-pyridyl-4-phenoxy)biphenyl]-1,10-phenanthroline)(C12H6N2C6H4O(CH2CH2O)5C6H4)][PF6]
    参考文献:
    名称:
    不可逆但非共价的Ru(II)-吡啶键:用于形成[2]-儿茶酚。
    摘要:
    已经研究了配体1和配体Ru(phen)2(CH3CN)2(PF6)2之间的反应,配体1由两个连接在中心1,10-菲咯啉(phen)上的末端吡啶组成。已经获得了一种新的含钌的金属环,并已对其进行了充分表征。尽管涉及钌中心的环化过程的收率相对较低(20%),该策略还是导致了两种不同类型的[2]-环戊烷的合成。本文报道的第一个例子是双金属Cu(I)/ Ru(II)链烷5(3+),它由与掺有钌(II)的金属环互锁的纯有机环组成。络合物5(3+)在Cu(I)中心选择性脱金属,生成游离的含Ru(II)的链烷。
    DOI:
    10.1021/ic0302478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