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trans-[Co(1,4,8,11-tetraazacyclotetradecane)(CCC6H5)Cl]Cl | 1357313-48-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trans-[Co(1,4,8,11-tetraazacyclotetradecane)(CCC6H5)Cl]Cl
英文别名
trans-[Co(1,4,8,11-tetraazacyclotetradecane)(CCC6H5)Cl]Cl;trans-[Co(cyclam)(CCC6H5)Cl]Cl;trans-[(cyclam)CoCl(PhC2)]Cl
trans-[Co(1,4,8,11-tetraazacyclotetradecane)(CCC6H5)Cl]Cl化学式
CAS
1357313-48-4
化学式
C18H29ClCoN4*Cl
mdl
——
分子量
431.354
InChiKey
HJKFLLFTPZTNAW-UHFFFAOYSA-L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None
  • 重原子数:
    None
  • 可旋转键数:
    None
  • 环数:
    None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None
  • 拓扑面积:
    None
  • 氢给体数:
    None
  • 氢受体数:
    None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sodium cyanide 、 ammonium hexafluorophosphate 、 trans-[Co(1,4,8,11-tetraazacyclotetradecane)(CCC6H5)Cl]Cl 为溶剂, 反应 4.0h, 以66%的产率得到trans-[Co(1,4,8,11-tetraazacyclotetradecane)(CCC6H5)(CN)]PF6
    参考文献:
    名称:
    四齿大环胺负载的Co(III)的反式双炔基配合物的合成:CCMCC结构单元中π相互作用和电子通讯的光谱,结构和电化学分析
    摘要:
    已经制备了反式-[Co(cyclam)(CCR)2 ] OTf类型的炔基配合物,并通过UV-Vis光谱,1 H NMR,振动光谱(红外和拉曼光谱)和循环伏安法进行了表征。在适当的情况下,将数据与相应的Cr(III)和Rh(III)配合物进行比较。尽管已表明芳基炔基配体充当相应Cr(III)配合物的π供体,但振动光谱表明,芳基炔基配体与Co(III)之间的π相互作用非常弱,并且吸电子性更高的三氟丙炔基配体可能表现为对Co(III)的弱π受体。反式-[Co(cyclam)(CCCF 3)2的X射线晶体结构还报道了] OTf和反式-[Cr(cyclam)(CCCF 3)2 ] OTf,并且对MC和CC键长的分析与对三氟丙炔基配体的这种理解是一致的。反式-[Co(cyclam)(CCR)2 ] OTf配合物的循环伏安法表明,当R = C 6 H 5或p -C 6 H 4 CH 3时,Co III /
    DOI:
    10.1016/j.ica.2013.11.036
  • 作为产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乙炔配体逐步取代乙炔基苯连接的Co(III)配合物的组装
    摘要:
    摘要我们描述了一个含[(cyclam)Co] 3+单元的氯乙炔基苯配合物家族的制备和结构表征:[(cyclam)CoCl(CCPh)] X(X = Cl(1a),BPh 4(1b) ),[(cyclam)2 Co 2 Cl 2(p -DEB)] X 2(X = Cl(2a),BPh 4(2b)),[(cyclam)3 Co 3 Cl 3(1,3,5- TEB)] X 3(X = Cl(3a),BPh 4(3b)),[(cyclam)2 Co 2 Cl 2(1,3,5-TEBH)] X 2(X = Cl(4a),BPh参见图4(4b)),其中桥接配体p-DEB和TEB分别是1,4-二乙炔基苯和1,3,5-三乙炔基苯的双-和三-去质子化的阴离子。[(cyclam)3 Co 3 Cl 3(1,3,5-TEB)] Cl 3(3a)的循环伏安法表明,Co(III)中心电化学还原成Co(II)伴随着复
    DOI:
    10.1016/j.ica.2011.08.05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