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Pt(1-phenylisoquinoline)(μ-Cl)]2 | 1146394-90-2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Pt(1-phenylisoquinoline)(μ-Cl)]2
英文别名
(1-phenylisoquinoline)Pt(μ-Cl)2Pt(1-phenylisoquinoline);(piq)Pt(μ-Cl)2Pt(piq)
[Pt(1-phenylisoquinoline)(μ-Cl)]2化学式
CAS
1146394-90-2
化学式
C30H20Cl2N2Pt2
mdl
——
分子量
869.568
InChiKey
OOTFYBWYNKSXIN-UHFFFAOYSA-L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None
  • 重原子数:
    None
  • 可旋转键数:
    None
  • 环数:
    None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None
  • 拓扑面积:
    None
  • 氢给体数:
    None
  • 氢受体数:
    None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Pt(1-phenylisoquinoline)(μ-Cl)]2sodium carbonate 作用下, 以 乙二醇乙醚 为溶剂, 反应 24.0h, 以43%的产率得到
    参考文献:
    名称:
    由 N^O 和 N^P 苯并咪唑辅助配体支持的高效发红光的环铂 (II) 配合物
    摘要:
    八种中性发光环金属化铂 (II) 配合物,通式为 (piq)Pt(N^O) 和 (piq)Pt(N^P),其中 piq = 1-苯基异喹啉,N^O = 去质子化 (2-(1H-苯并咪唑)-苯基)二苯基氧化膦衍生物和 N^P = 去质子化(2-(1H-苯并咪唑)-苯基)二苯基膦衍生物,已被合成和表征。这些配合物的单晶 X 射线衍射显示铂 (II) 中心周围的方形平面分子几何结构扭曲,晶格中没有明显的 π-π 相互作用和 Pt-Pt 亲金属相互作用,因为存在空间大的 N^O和 N^P 苯并咪唑辅助配体。因此,这些配合物表现出良好的单体发射,发光量子产率为 15%-23%,远高于 298K 二氯甲烷 (DCM) 中的 (piq)Pt(acac) (0.9%)。通过改变辅助配体的螯合类型,可以在 600-645 nm 范围内微调铂 (II) 配合物的发射颜色。结构化发射结合微秒发射寿命以及对这些复合物的
    DOI:
    10.1016/j.jorganchem.2021.122237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由 N^O 和 N^P 苯并咪唑辅助配体支持的高效发红光的环铂 (II) 配合物
    摘要:
    八种中性发光环金属化铂 (II) 配合物,通式为 (piq)Pt(N^O) 和 (piq)Pt(N^P),其中 piq = 1-苯基异喹啉,N^O = 去质子化 (2-(1H-苯并咪唑)-苯基)二苯基氧化膦衍生物和 N^P = 去质子化(2-(1H-苯并咪唑)-苯基)二苯基膦衍生物,已被合成和表征。这些配合物的单晶 X 射线衍射显示铂 (II) 中心周围的方形平面分子几何结构扭曲,晶格中没有明显的 π-π 相互作用和 Pt-Pt 亲金属相互作用,因为存在空间大的 N^O和 N^P 苯并咪唑辅助配体。因此,这些配合物表现出良好的单体发射,发光量子产率为 15%-23%,远高于 298K 二氯甲烷 (DCM) 中的 (piq)Pt(acac) (0.9%)。通过改变辅助配体的螯合类型,可以在 600-645 nm 范围内微调铂 (II) 配合物的发射颜色。结构化发射结合微秒发射寿命以及对这些复合物的
    DOI:
    10.1016/j.jorganchem.2021.122237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Circularly polarized phosphorescence with a large dissymmetry factor from a helical platinum(ii) complex
    作者:Masahiro Ikeshita、Shinya Watanabe、Seika Suzuki、Shota Tanaka、Shingo Hattori、Kazuteru Shinozaki、Yoshitane Imai、Takashi Tsuno
    DOI:10.1039/d3cc06293g
    日期:——
    A chiral platinum(II) complex with a helical Schiff-base [4]helicene ligand exhibits intense red circularly polarized phosphorescence (CPP) with a glum of 0.010 in the dilute solution state. The intense CPP was caused by a change in the electronic transition character based on the induction of the helical structure.
    具有螺旋席夫碱[4]螺旋烯配体的手性( II )络合物在稀溶液状态下表现出强红色圆偏振光(CPP), g lum为0.010。强烈的CPP是由基于螺旋结构的诱导的电子跃迁特性的变化引起的。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