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bis-4-butoxyphenyl-4,4'-(2,2-bipyridine)carbamyltricarbonylchlororhenium(I) | 303108-31-8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bis-4-butoxyphenyl-4,4'-(2,2-bipyridine)carbamyltricarbonylchlororhenium(I)
英文别名
——
bis-4-butoxyphenyl-4,4'-(2,2-bipyridine)carbamyltricarbonylchlororhenium(I)化学式
CAS
303108-31-8
化学式
C35H34ClN4O7Re
mdl
——
分子量
844.338
InChiKey
LSJMMNRERUHQSM-UHFFFAOYSA-M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None
  • 重原子数:
    None
  • 可旋转键数:
    None
  • 环数:
    None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None
  • 拓扑面积:
    None
  • 氢给体数:
    None
  • 氢受体数:
    None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五羰基氯铼(I)bis-4-butoxyphenyl-4,4'-(2,2'-bipyridyl)carbamide四氢呋喃 为溶剂, 以95%的产率得到bis-4-butoxyphenyl-4,4'-(2,2-bipyridine)carbamyltricarbonylchlororhenium(I)
    参考文献:
    名称:
    异位双(杯[4]芳烃)rh(I)联吡啶和二茂铁受体分子对碱金属阳离子协同阴离子的识别
    摘要:
    制备了新的异位双(calix [4] arene)((I)联吡啶(L 1,L 2)和二茂铁(L 4)受体分子,并显示它们结合了上缘的各种阴离子和碱金属阳离子。下缘。质子NMR阴离子滴定研究表明,阴离子结合的强度和选择性取决于杯[4]亚芳基部分的存在以及桥接基团的性质,该基团与预组织的受体L 1和L 2在氘代DMSO溶液中形成强络合物。具有L 1,L 2和L 4发现共键合的锂,钠和钾阳离子可显着增强乙腈溶液中碘化物的结合强度,其中L 2和钠阳离子具有最大的正协同结合作用。循环伏安研究表明,L 4可电化学识别羧酸根和卤离子。在锂阳离子的存在下,L 4对溴化物阴离子的电化学反应显着增强。
    DOI:
    10.1039/b003569f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