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trans-((triphenylphosphino)2(carbonyl)platinum(II)hydride)(1+) | 47829-54-9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trans-((triphenylphosphino)2(carbonyl)platinum(II)hydride)(1+)
英文别名
trans-[HPt(CO)(PPh3)2](+)
trans-((triphenylphosphino)2(carbonyl)platinum(II)hydride)(1+)化学式
CAS
47829-54-9
化学式
C37H31OP2Pt
mdl
——
分子量
748.68
InChiKey
ARNVNRGTUOTUOB-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None
  • 重原子数:
    None
  • 可旋转键数:
    None
  • 环数:
    None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None
  • 拓扑面积:
    None
  • 氢给体数:
    None
  • 氢受体数:
    None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trans-((triphenylphosphino)2(carbonyl)platinum(II)hydride)(1+)乙烯 在 tin(II) acetate 作用下, 以>99的产率得到trans-((triphenylphosphino)2(carbonyl)(ethyl)platinum(II))(1+)
    参考文献:
    名称:
    三氟乙酸溶液中氢化铂配合物[(PPh 3)3 PtH] +与一氧化碳和乙烯的相互作用的研究
    摘要:
    在催化体系的作用下,由C 2 H 4,CO和H 2合成二乙基酮时,CO和C 2 H 4与[(PPh 3)3 PtH] +(I)相互作用形成的最可能的中间体(PPh 3)2 Pt(OAc)2 / PPh 3 / CF 3 COOH已通过1 H,13 C,31 P NMR光谱进行了研究。配合物I易于与CF 3 COOH溶液中的CO反应形成羰基氢化物配合物反式-[((PPh 3)2 Pt(CO)H] +(II)。与I相反,II在催化添加剂Sn(OAc)2存在下在Pt ethyleneH键上进行乙烯插入。由此插入而定量形成的羰基乙基络合物反式[(PPh 3)2 Pt(CO)C 2 -H 5)] +(III)稳定地异构化成相应的络合物,表明Pt-乙基键的羰基化为二乙基酮合成的速率确定步骤。
    DOI:
    10.1016/0022-328x(89)87192-x
  • 作为产物:
    描述:
    {PtH(PPh3)3}(1+) 在 一氧化碳 作用下, 以 三氟乙酸 为溶剂, 生成 trans-((triphenylphosphino)2(carbonyl)platinum(II)hydride)(1+)
    参考文献:
    名称:
    三氟乙酸溶液中氢化铂配合物[(PPh 3)3 PtH] +与一氧化碳和乙烯的相互作用的研究
    摘要:
    在催化体系的作用下,由C 2 H 4,CO和H 2合成二乙基酮时,CO和C 2 H 4与[(PPh 3)3 PtH] +(I)相互作用形成的最可能的中间体(PPh 3)2 Pt(OAc)2 / PPh 3 / CF 3 COOH已通过1 H,13 C,31 P NMR光谱进行了研究。配合物I易于与CF 3 COOH溶液中的CO反应形成羰基氢化物配合物反式-[((PPh 3)2 Pt(CO)H] +(II)。与I相反,II在催化添加剂Sn(OAc)2存在下在Pt ethyleneH键上进行乙烯插入。由此插入而定量形成的羰基乙基络合物反式[(PPh 3)2 Pt(CO)C 2 -H 5)] +(III)稳定地异构化成相应的络合物,表明Pt-乙基键的羰基化为二乙基酮合成的速率确定步骤。
    DOI:
    10.1016/0022-328x(89)87192-x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The mechanism of the catalytic behaviour of platinum triphenylphosphine complexes in the ethylene hydrocarbonylation
    作者:G.N. Il'inich、V.N. Zudin、A.V. Nosov、V.A. Rogov、V.A. Likholobov
    DOI:10.1016/1381-1169(95)00059-3
    日期:1995.8
    activity of the ‘’ system in DEK formation was suggested to result from the generation of complex 9, in addition to 5, at the initial unsteady-state period of the reaction as a result of the kinetic competition of two rapid reaction sequences: 2 → 6 → 7 → 9 against 2 → 5. Isomerization of 9 into the corresponding platinum propionyl complex appeared to be the rate-determining stage of DEK formation. The
    高分辨率1 ħ,13 C和31 P NMR被用于一步一步调查乙烯hydrocarbonylation成在'二乙基酮(DEK)'(P = PPH 3,X = CF 3 COO - ; [H 2 ö ]≤30vol。%的催化体系。明确确定了反应的所谓“氢化物机理”。六个关键的Pt(II)中间体,即[HPtP 3 ] +,1,反式-[HPt(X)P 2 ],2,反式-[HPt(CO)P 2 ] +,5,反式-[HPt(C 2 H 4)P 2 ] +,6,反式-[C 2 H 5 Pt(C 2 H 4)P 2 ] +,7和反式-[C 2 H 5 Pt(CO) P 2 ] +,9被鉴定和表征,此外,还研究了它们的反应性。事实证明,Pt(II)氢化物配合物的相对热力学稳定性决定了所研究的体系的催化行为,发现溶液中的热力学稳定性按以下顺序增加:2 < 6 1 < 5。据此,在反应条件下发生了将初始形成的配合物1快速定量地转化为对C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