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4,17,20,23-tetraoxa-3,7-diazatricyclo[22.3.1.1(9,13)]nonacosa-1(28),2,7,9,11,13(29),24,26-octaene-28,29-diolato(2-)-N(3),N(7),O(28),O(29)]manganese(III) hexafluorophosphate | 180519-32-8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4,17,20,23-tetraoxa-3,7-diazatricyclo[22.3.1.1(9,13)]nonacosa-1(28),2,7,9,11,13(29),24,26-octaene-28,29-diolato(2-)-N(3),N(7),O(28),O(29)]manganese(III) hexafluorophosphate
英文别名
——
[14,17,20,23-tetraoxa-3,7-diazatricyclo[22.3.1.1(9,13)]nonacosa-1(28),2,7,9,11,13(29),24,26-octaene-28,29-diolato(2-)-N(3),N(7),O(28),O(29)]manganese(III) hexafluorophosphate化学式
CAS
180519-32-8
化学式
C23H26N2O6*F6P*Mn
mdl
——
分子量
626.371
InChiKey
IQGLKBMOAQRVFL-UHFFFAOYSA-L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None
  • 重原子数:
    None
  • 可旋转键数:
    None
  • 环数:
    None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None
  • 拓扑面积:
    None
  • 氢给体数:
    None
  • 氢受体数:
    None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Mn(IV),Mn(IV)双(μ-氧代)二聚体的形成途径,其中包含碱金属和碱土金属阳离子以及二聚体的电子转移性质
    摘要:
    摘要在CH 3 CN中用O 2氧化(3,3'-17-crown-6-SALPN)Mn(II)导致形成相应的Mn(IV),Mn(IV)bis(μ-oxo)二聚体(2)。在16 O 2/18 O 2标记实验中,产物通过FT-IR光谱和电喷雾电离质谱(ESI-MS)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混合同位素产物[(3,3'- 17-crown-6(SALPN)Mn(IV)] 2(μ-16O)(μ-18O),表明一个简单的O–O键裂解/ bis(μ-oxo)二聚体形成途径不包括Mn–O单体。将碱金属或碱土金属阳离子掺入每个配体的冠醚部分中。加2当量后 将NaPF 6,KPF 6,CaTf 2或BaTf 2(Tf为[SO 3 CF 3]-)制成2在CH 3 CN中的浆液,2·2NaPF 6,2·2KPF 6,2·2CaTf 2或2·2BaTf 2形成。所有复合物均通过循环伏安法表征。记录了Mn(IV),Mn(IV
    DOI:
    10.1016/s0020-1693(99)00241-8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