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Ru(II)(dipyrido[3,2-d:2′,3′-f]quinoxaline)(CO)(H)(PPh3)2]PF6 | 1197989-64-2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Ru(II)(dipyrido[3,2-d:2′,3′-f]quinoxaline)(CO)(H)(PPh3)2]PF6
英文别名
[Ru(II)(dipyrido[3,2-d:2′,3′-f]quinoxaline)(CO)(H)(PPh3)2]PF6;((pyrazine[2,3-f][1,10-phenanthroline)RuH(CO)(P(C6H5)3)2)hexafluorophosphate
[Ru(II)(dipyrido[3,2-d:2′,3′-f]quinoxaline)(CO)(H)(PPh3)2]PF6化学式
CAS
1197989-64-2
化学式
C51H39N4OP2Ru*F6P
mdl
——
分子量
1031.88
InChiKey
GVZMESCTMRBTQY-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None
  • 重原子数:
    None
  • 可旋转键数:
    None
  • 环数:
    None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None
  • 拓扑面积:
    None
  • 氢给体数:
    None
  • 氢受体数:
    None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RuH2(CO)(PPh3)3 、 ammonium hexafluorophosphate 、 吡嗪并[2,3-f]的[1,10]菲咯啉乙醇 为溶剂, 反应 25.0h, 以51.6%的产率得到[Ru(II)(dipyrido[3,2-d:2′,3′-f]quinoxaline)(CO)(H)(PPh3)2]PF6
    参考文献:
    名称:
    发光羰基氢化钌 (II) 二亚胺配位化合物:结构、光物理和电化学特性
    摘要:
    一系列发光的羰基氢化钌(II)与各种具有不同电子特性的二亚胺配体的配合物,包括 Me2bpy(bpy = 联吡啶)、Me2phen(phen = 菲咯啉)、PhenCOOH、PhenCN、Me2Ph2phen、Ph2phen 和 π-共轭双吡啶[3 ,2-d:2',3'-f]喹喔啉 (dpq), 双吡啶并[3,2-a:2',3'-c](6,7,8,9-四氢)吩嗪 (dpqc),和双吡啶并吩嗪 (dppz) 已被合成和表征。其中四种复合物已通过 X 射线晶体学进行结构表征。已经研究了这些配合物的光物理和电化学性质。还讨论了二亚胺配体的电子特征和 π 共轭对这些配合物的电子和光物理性质的影响。
    DOI:
    10.1002/ejic.201600438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Ru(II) complexes with polypyridine and phosphine ligands
    作者:Mauricio Yáñez、Juan Guerrero、Pedro Aguirre、Sergio A. Moya、Gloria Cárdenas-Jirón
    DOI:10.1016/j.jorganchem.2009.07.028
    日期:2009.11
    characterization of ruthenium hydride complexes containing phosphorus and polypyridine ligands [RuH(CO)(N-N)(PPh3)2]+ with N-N = dppz 1, dppz-CH3 2 (2.1 isomer), dppz-Cl 3 (3.1 isomer), ppl 4, and 2,2-biquinoline 5, (where dppz = dipyrido[3,2-a:2′,3′-c]phenazine), are presented. 1H NMR, 31P NMR, 13C NMR, IR-FT, UV–Vis and elemental analysis are used to characterize the complexes. Optimized molecular
    和聚吡啶配体[RuH(CO)(NN)(PPh 3)2 ] +且NN = dppz 1,dppz-CH 3 2(2.1异构体),dppz-呈现了Cl 3(3.1异构体),ppl 4和2,2'-联喹啉5(其中dppz =二吡咯并[3,2-a:2',3'-c]吩嗪)。1 H NMR,31 P NMR,1313 C NMR,IR-FT,UV-Vis和元素分析用于表征配合物。气相中B3LYP / LACVP(d,p)平的最佳分子几何结构显示了的八面体结构变形,膦配体位于反式位置,而聚吡啶配体在所有情况下都是平面的,除了5,采用反式相对于一氧化碳氢化物配体的位置。通过时间相关的密度泛函理论(TD-DFT)在气相中计算了七个络合物的理论吸收光谱(一百个激发态)。他们很好地预测了UV-Vis光谱。可以确定每个电子跃迁的特征以及其中涉及的复合物的片段。发现了在聚吡啶配体中的取代基效应和配体效应(d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