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该二铁复合物的单电子氧化的[Fe 2(CO)4(κ 2 -dppe)(μ-PDT)](1)(DPPE =苯基2 PCH 2 CH 2 PPH 2 ; PDT = S(CH 2)已通过电化学方法和理论方法研究了在不存在P(OMe)3和存在P(OMe)3的情况下的3 S),以阐明氧化诱导的结构变化的机理和位置。尽管循环伏安法实验无法区分两步法(EC)和协调一致的准可逆(QR)过程,但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更适合第一种选择。当P(OMe)3存在时,单电子氧化产生单和双取代的阳离子,[铁2(CO)4- Ñ {P(OME)3 } Ñ(κ 2 -dppe)(μ-PDT)] +(Ñ = 1 :2 + ; n = 2:3 +)以下是DFT详细研究的机制。尽管1 +和2 +(和3 +)的最稳定异构体显示出一个旋转的Fe(dppe)中心,但P(OMe)3的结合发生在这两个1的相邻铁中心上+和2 +。中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