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我们报告了一系列以 N-取代胺作为末端供体基团的八极联嘧啶配体的合成、光物理和双光子吸收 (2PA) 特性。还研究了用芴基亚乙烯基连接体取代苯基亚乙烯基π-共轭连接体的效果。这些化合物的线性吸收光谱主要是对 N 取代和 π 桥性质敏感的强电荷转移带。激发各向异性谱表明该带包含多个 S0→Sn 跃迁,其发生在 Frenkel 激子模型的基础上得到了很好的合理化。 2PA 谱还证实了多个电子跃迁的存在。在非极性或中等极性介质中,激发的配体主要通过发色团单个分支内的高发射性分子内电荷转移(ICT)状态失活。在高极性介质中,溶剂诱导的低发射扭曲分子内电荷转移(TICT)状态的稳定导致荧光的严重猝灭。与 Zn2+ 络合时观察到相同的机制。根据单晶 X 射线分析,对于短长度配体,观察到金属诱导的联嘧啶螯合位点的平坦化。这种从 D2d 对称性到 D2h 对称性的尺寸变化导致 2PA 横截面相对于游离配体的减小。对于具有长配体的复合物,观察到不同的效应,因为三维结构得以维持,这导致 2PA 横截面大幅增加,最大值高达 2000 G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