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dichloro(2-methyl-1,4-bis(2,6-dimethylphenyl)-1,4-diaza-1,3-butadiene)iron(II) | 1029056-55-0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dichloro(2-methyl-1,4-bis(2,6-dimethylphenyl)-1,4-diaza-1,3-butadiene)iron(II)
英文别名
——
dichloro(2-methyl-1,4-bis(2,6-dimethylphenyl)-1,4-diaza-1,3-butadiene)iron(II)化学式
CAS
1029056-55-0
化学式
C19H22Cl2FeN2
mdl
——
分子量
405.15
InChiKey
RFGHHJPCBPPHQK-DOUXHRKBSA-L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dichloro(2-methyl-1,4-bis(2,6-dimethylphenyl)-1,4-diaza-1,3-butadiene)iron(II) 、 2-methyl-1,4-bis(2,6-dimethylphenyl)-1,4-diaza-1,3-butadiene 在 sodium 作用下, 以 正己烷 为溶剂, 以80%的产率得到bis(2-methyl-1,4-bis(2,6-dimethylphenyl)-1,4-diaza-1,3-butadiene(1-))iron(II)
    参考文献:
    名称:
    双(α-二亚胺)铁配合物:电子结构的光谱测定和对称性破损的密度泛函理论计算。
    摘要:
    已通过Mossbauer光谱,磁化率测量和X射线晶体学研究了包含四面体(α-二亚胺)二氯化铁和四面体双(α-二亚胺)铁化合物的族的电子结构。此外,已经执行了破对称对称密度泛函理论(B3LYP)计算。已经获得了对这些配合物的电子结构的详细理解。合成了顺磁性(St = 2)四面体复合物[FeII(4L)2],其中(4L)1-表示抗磁性单阴离子N-叔丁基喹啉基酰胺,其特征可作为Werner型复合物的基准包含四面体FeIIN4几何形状和单个高自旋亚铁离子。与最常用的双(α-二亚胺)铁(0)配合物作为具有两个中性α-二亚胺配体的低价铁(0)物种的电子结构描述相反,此处确定它们是实际上,络合物包含两个(α-二亚氨基)1- * pi自由基单阴离子和高旋转亚铁离子(四面体N4几何形状)(SFe = 2)。π自由基配体(Srad = 1/2)和亚铁离子(SFe = 2)之间的分子内反铁磁耦合产生观察到的St
    DOI:
    10.1021/ic7022693
  • 作为产物:
    描述:
    2-methyl-1,4-bis(2,6-dimethylphenyl)-1,4-diaza-1,3-butadiene 、 iron(II) chloride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以97%的产率得到dichloro(2-methyl-1,4-bis(2,6-dimethylphenyl)-1,4-diaza-1,3-butadiene)iron(II)
    参考文献:
    名称:
    双(α-二亚胺)铁配合物:电子结构的光谱测定和对称性破损的密度泛函理论计算。
    摘要:
    已通过Mossbauer光谱,磁化率测量和X射线晶体学研究了包含四面体(α-二亚胺)二氯化铁和四面体双(α-二亚胺)铁化合物的族的电子结构。此外,已经执行了破对称对称密度泛函理论(B3LYP)计算。已经获得了对这些配合物的电子结构的详细理解。合成了顺磁性(St = 2)四面体复合物[FeII(4L)2],其中(4L)1-表示抗磁性单阴离子N-叔丁基喹啉基酰胺,其特征可作为Werner型复合物的基准包含四面体FeIIN4几何形状和单个高自旋亚铁离子。与最常用的双(α-二亚胺)铁(0)配合物作为具有两个中性α-二亚胺配体的低价铁(0)物种的电子结构描述相反,此处确定它们是实际上,络合物包含两个(α-二亚氨基)1- * pi自由基单阴离子和高旋转亚铁离子(四面体N4几何形状)(SFe = 2)。π自由基配体(Srad = 1/2)和亚铁离子(SFe = 2)之间的分子内反铁磁耦合产生观察到的St
    DOI:
    10.1021/ic7022693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