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dichloro[N-hydroxy-1,1-di(2-pyridinyl)methanimine]zinc(II) | 464878-62-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dichloro[N-hydroxy-1,1-di(2-pyridinyl)methanimine]zinc(II)
英文别名
——
dichloro[N-hydroxy-1,1-di(2-pyridinyl)methanimine]zinc(II)化学式
CAS
464878-62-4
化学式
C11H9Cl2N3OZn
mdl
——
分子量
335.508
InChiKey
CBHHRLVEWJZSFQ-UHFFFAOYSA-L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None
  • 重原子数:
    None
  • 可旋转键数:
    None
  • 环数:
    None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None
  • 拓扑面积:
    None
  • 氢给体数:
    None
  • 氢受体数:
    None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二(2-吡啶)酮肟 、 zinc(II) chloride 以 乙醇 为溶剂, 反应 2.0h, 以85%的产率得到dichloro[N-hydroxy-1,1-di(2-pyridinyl)methanimine]zinc(II)
    参考文献:
    名称:
    合成的 Zn(II) 配合物的晶体结构、光谱表征、DFT 计算和分子对接研究
    摘要:
    摘要 Zn(II) 配合物二氯[N-羟基-1,1-二(2-吡啶基)甲亚胺]锌(II)是由ZnCl2与二-2-吡啶基酮肟反应合成的。通过使用单晶 X 射线衍射、FT-IR、激光-拉曼、核磁共振和紫外-可见光谱技术进行结构和光谱表征。为了支持实验证据,使用 6-311++G(d,p)+LanL2DZ 混合基组通过 DFT/B3LYP 方法获得计算结果。用上述计算水平研究了分子间Cl…H相互作用在Zn(II)配合物的晶体堆积中的影响的一些结构和光谱结果的理论分析。通过 Hirshfeld 表面分析检查复合物的实验晶体堆积中的非键相互作用。HOMO 和 LUMO 分析用于研究通过 UV-Vis 光谱获得的电子跃迁。NBO 分析用于研究供体和受体基团之间的超共轭相互作用、配位环境、Zn(II) 金属离子的电子构型和电子数以及配合物的自然原子电荷。通过 MEP 表面分析研究了复合物的亲核和亲电反应位点。从理论上分析静态极化率
    DOI:
    10.1080/00958972.2019.1590708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From Monomer Zinc−Oxamato Complexes to Tetranuclear Inverse 12-Membered and Octanuclear 12-Membered Metallacrowns
    作者:Maria Alexiou、Catherine Dendrinou-Samara、Catherine P. Raptopoulou、Aris Terzis、Dimitris P. Kessissoglou
    DOI:10.1021/ic0200904
    日期:2002.9.1
    and a tetrahedral one. The octanuclear cluster Zn(8)(shi)(4)(pko)(4)(CH(3)OH)(2) contains a 12-membered tetranuclear metallacrown core constructed by four Zn metal atoms and four shi(3-) ligands. So, a part of the cluster can be described as having the formally anionic [12-MC(Zn(II)N(shi))-4](4-) core. Two of the zinc atoms are in octahedral coordination environment while for the other two the geometry
    ZnCl(2)与Hpko(Hpko,di-2-pyridyl-ketonoxime)的相互作用导致形成单核Zn(Hpko)Cl(2)(1)化合物或12元四核属漆(OH)( 2)[inv12-MC(Zn(II)N(pko))-4] Cl(2)(2)取决于母液的pH值。H(3)shi(H(3)shi,杨基异羟酸)的添加导致形成八核十二元四核属环[Zn(2)]([Zn(2)(pko)(4)] [ 12-MC(Zn(II)N(shi))-4](CH(3)OH)(2))(3)。2的属lac核的特征是“反向”,因为原子而不是氧原子朝向中心腔取向。在属漆环的中心容纳两个三重的桥接氢氧化物。pko(-)配体形成螺旋桨构型,该构型具有Lambda和Delta手征性的绝对立体异构。每个羟基氧桥接两个八面体原子和一个四面体原子。八核簇Zn(8)(shi)(4)(pko)(4)(CH(3)OH)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