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4-amideazophenylferrocene | 1422262-78-9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4-amideazophenylferrocene
英文别名
ferrocenylazobenzene
4-amideazophenylferrocene化学式
CAS
1422262-78-9
化学式
C23H19FeN3O
mdl
——
分子量
409.27
InChiKey
POSQYLWJVFHKBS-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None
  • 重原子数:
    None
  • 可旋转键数:
    None
  • 环数:
    None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None
  • 拓扑面积:
    None
  • 氢给体数:
    None
  • 氢受体数:
    None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ferrocenoyl chloride对氮蒽蓝三乙胺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51.5h, 以70%的产率得到4-amideazophenylferrocene
    参考文献:
    名称:
    二茂铁基偶氮苯的合成、表征和电导率
    摘要:
    二茂铁基偶氮苯是通过将氨基偶氮苯染料与预先用草酰氯处理过的二茂铁羧酸缩合而合成的。该化合物显示出预期的化学可逆单电子氧化过程,并提供形式电位 E° = 0.65 V。在 UV-Vis 区域,偶氮 π-π* 和 n-π* 跃迁分别出现在 355 和 460 nm . 在二茂铁基部分氧化时,偶氮 π-π* 带随着强度的增加蓝移至 348 nm,而分配给配体到金属电荷转移的新的宽的、较低的能量吸收带出现在 622 nm . 这个新带的增长与金属到配体电荷转移带的漂白同时发生,该带在很大程度上被 460 nm 的偶氮 n-π* 带遮蔽。薄膜形式的化合物的平均电导率为 0。
    DOI:
    10.1080/15421406.2014.96808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ynthesis of novel colorimetric probe molecules and their application in anion recognition based on strong hydrogen bond
    作者:Chao Li、Li Wang、Haojie Yu、Liang Ma、Zhefu Chen、Qian Wu、Wael A. Amer
    DOI:10.1016/j.jorganchem.2012.12.012
    日期:2013.2
    A novel pair of ferrocene-containing azobenzene-based probe molecules, which behave as a selective probe for sensing fluoride and dihydrogen phosphate in colorimetric systems (even by naked eye), were designed. The probe 2 (N,N'-bisamideazophenyl-ferrocene) showed a high selectivity toward F- and H2PO4- with a color change from yellow to salmon pink without any interference from other ions. Meanwhile, the probe 1 (4-amideferrocenylazobenzene) showed only high selectivity for F- with a color change from yellow to salmon pink without any interference from other ions. (C) 2012 Elsevier B. V. All rights reserved.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