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Sb(2,2'-bipyridine)Cl3] | 24855-85-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Sb(2,2'-bipyridine)Cl3]
英文别名
[Sb(bipy)Cl3]
[Sb(2,2'-bipyridine)Cl<sub>3</sub>]化学式
CAS
24855-85-4;69108-62-9
化学式
C10H8Cl3N2Sb
mdl
——
分子量
384.296
InChiKey
YEGJJEWRJWFTQZ-UHFFFAOYSA-K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None
  • 重原子数:
    None
  • 可旋转键数:
    None
  • 环数:
    None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None
  • 拓扑面积:
    None
  • 氢给体数:
    None
  • 氢受体数:
    None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2,2'-联吡啶三氯化锑氯仿 为溶剂, 以87%的产率得到[Sb(2,2'-bipyridine)Cl3]
    参考文献:
    名称:
    不同的氮供体杂环配体与SbCl 3和PhSbCl 2的配合物作为潜在的抗Sb III敏感和抗寄生虫的抗疟药
    摘要:
    具有氮供体杂环配体2,2'-联吡啶(bipy),1,10-菲咯啉(phen)或二吡啶[3,2-d:2',3'-f]喹喔啉(dpq)的新型三价锑配合物具有通过与SbCl 3或PhSbCl 2反应而合成。确定了[Sb(phen)Cl 3 ]和[PhSb(phen)Cl 2 ] CH 3 COOH的晶体结构,并证明它们采用了具有五坐标Sb中心的扭曲方锥几何形状。出人意料的是,所有配合物,配体和PhSbCl 2都显示出很高的抗菌活性,IC 50在纳摩尔浓度范围内对Sb III敏感和耐药的婴儿利什曼原虫(同种。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 chagasi)和亚马逊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 amazonensis)菌株。与旧的三价药物酒石酸锑基钾盐相比,这些化合物对这些利什曼原虫菌株具有更高的活性。发现[PhSb(phen)Cl 2 ] CH 3 COOH络合物是最活泼的化合物,而PhSbCl
    DOI:
    10.1016/j.jinorgbio.2013.12.00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ynthesis, thermochemical and quantum chemical studies on antimony(III) and bismuth(III) complexes with 2,2′-bipyridine and 1,10-phenanthroline
    作者:Evandro Paulo Soares Martins、Gerd Bruno Rocha、José de Alencar Simoni、José Geraldo de Paiva Espínola
    DOI:10.1016/j.tca.2019.05.005
    日期:2019.6
    A thermochemical study of [SbCl3(L)] and [BiBr3(L)] complexes, wherein L is 2,2′-bipyridine (bpy) or 1,10-phenanthroline (phen), was performed by calorimetric measurements in solution. The complexes were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FTIR spectroscopy and thermal analysis. From the enthalpies of dissolution of the complexes, salts and ligands in combination with auxiliary thermodynamic
    摘要 [SbCl3(L)] 和 [BiBr3(L)] 配合物的热化学研究,其中 L 是 2,2'-联吡啶 (bpy) 或 1,10-咯啉 (phen),通过溶液中的量热测量进行。通过元素分析、FTIR光谱和热分析合成并表征了配合物。从配合物、盐和配体的溶解焓结合辅助热力学数据,利用热化学循环确定了配合物的一些热化学参数。使用M06-2X/def2-TZVPP方法对配合物进行理论研究。考虑到碎片的重组能量,获得了供体-受体键能。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受体属三卤化物 MX3 (113-136 kJ·mol-1) 的重组能和苯酚的刚性控制着配合物的解离能。理论结果表明,配合物的化学稳定性依次为[BiBr3(phen)] > [SbCl3(phen)] > [BiBr3(bpy)] > [SbCl3(bpy)],与实验配位焓一致固体状态。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