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chloro[hydridotris(3,5-diisopropylpyrazolyl)borate]copper(II) | 125782-21-0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chloro[hydridotris(3,5-diisopropylpyrazolyl)borate]copper(II)
英文别名
——
chloro[hydridotris(3,5-diisopropylpyrazolyl)borate]copper(II)化学式
CAS
125782-21-0
化学式
C27H46BClCuN6
mdl
——
分子量
564.512
InChiKey
HNGLHYLUJYLBJS-UHFFFAOYSA-M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None
  • 重原子数:
    None
  • 可旋转键数:
    None
  • 环数:
    None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None
  • 拓扑面积:
    None
  • 氢给体数:
    None
  • 氢受体数:
    None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重新审视用第一行过渡金属将 CO2 还原为草酸盐:不可重复性、模糊分析和相互冲突的反应性
    摘要:
    由 CO 2构建更高 C ≥ 2 的化合物构成了一个有吸引力的转变,其灵感来自大自然构建碳水化合物的策略。然而,使用对环境无害的还原剂控制二氧化碳形成的 C-C 键仍然是一项重大挑战。在这方面,CO 2还原二聚成草酸盐是一种重要的模型反应,能够研究这种最简单的 CO 2偶联反应的机理。在此,我们提出了在 CO 2还原过程中遇到的常见陷阱,尤其是其还原耦合,基于已建立的 CO 2转化协议变成草酸盐。此外,我们提供了一个例子来系统地评估这些反应。基于我们的工作,我们强调了使用合适的正交分析方法的重要性,并提高了对氧化反应的认识,这些氧化反应同样会导致草酸盐的形成而不掺入 CO 2。这些结果可以确定关键参数,这些参数可用于定制未来的催化系统,并将促进整个领域的进步。
    DOI:
    10.1021/jacsau.2c00005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重新审视用第一行过渡金属将 CO2 还原为草酸盐:不可重复性、模糊分析和相互冲突的反应性
    摘要:
    由 CO 2构建更高 C ≥ 2 的化合物构成了一个有吸引力的转变,其灵感来自大自然构建碳水化合物的策略。然而,使用对环境无害的还原剂控制二氧化碳形成的 C-C 键仍然是一项重大挑战。在这方面,CO 2还原二聚成草酸盐是一种重要的模型反应,能够研究这种最简单的 CO 2偶联反应的机理。在此,我们提出了在 CO 2还原过程中遇到的常见陷阱,尤其是其还原耦合,基于已建立的 CO 2转化协议变成草酸盐。此外,我们提供了一个例子来系统地评估这些反应。基于我们的工作,我们强调了使用合适的正交分析方法的重要性,并提高了对氧化反应的认识,这些氧化反应同样会导致草酸盐的形成而不掺入 CO 2。这些结果可以确定关键参数,这些参数可用于定制未来的催化系统,并将促进整个领域的进步。
    DOI:
    10.1021/jacsau.2c00005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ynthesis and Spectroscopic Characterization of Copper(II)−Nitrito Complexes with Hydrotris(pyrazolyl)borate and Related Coligands
    作者:Nicolai Lehnert、Ursula Cornelissen、Frank Neese、Tetsuya Ono、Yuki Noguchi、Ken-ichi Okamoto、Kiyoshi Fujisawa
    DOI:10.1021/ic0619355
    日期:2007.5.1
    focuses on the geometric (molecular) structures, spectroscopic properties, and electronic structures of copper(II)-nitrito complexes as a function of second coordination sphere effects using a set of closely related coligands. With anionic hydrotris(pyrazolyl)borate ligands, one nitrite is bound to copper(II). Depending on the steric demand of the coligand, the coordination mode is either symmetric or asymmetric
    这项研究的重点是使用一组紧密相关的大肠菌素,作为第二配位球效应的函数,(II)-亚硝基络合物的几何(分子)结构,光谱性质和电子结构。对于阴离子的氢三(吡唑基)硼酸酯配体亚硝酸盐(II)结合。根据大分子的空间需求,配位模式可以是对称或不对称的二齿,这会导致生成的复合物具有不同的基态,从EPR光谱学可以明显看出。这些化合物的振动光谱通过同位素取代和DFT计算确定。结果表明,nu sym(NO)的能量高于nu asym(NO)的能量,这与相关化合物的文献资料不同。借助TD-DFT计算,介绍并分析了UV-vis吸收和MCD光谱。还应用DFT研究了亚硝酸盐与Cu(II)和Cu(I)的主要结合方式。使用中性的三(吡唑基)甲烷配体,将两个亚硝酸盐配体结合到上。在这种情况下,观察到非常不寻常的结合模式,其中一个亚硝酸盐是eta1-O结合的,另一个是eta1-N结合的。这使得可以研究配位亚硝酸盐
  • Tetrahedral copper(II) complexes supported by a hindered pyrazolylborate. Formation of the thiolato complex, which closely mimics the spectroscopic characteristics of blue copper proteins
    作者:Nobumasa Kitajima、Kiyoshi Fujisawa、Yoshihiko Morooka
    DOI:10.1021/ja00164a052
    日期:1990.4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