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 916771-10-3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
英文别名
——
化学式
CAS
916771-10-3
化学式
C14H8O10P2W2
mdl
——
分子量
765.859
InChiKey
IJRZILQDJBAAJM-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None
  • 重原子数:
    None
  • 可旋转键数:
    None
  • 环数:
    None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None
  • 拓扑面积:
    None
  • 氢给体数:
    None
  • 氢受体数:
    None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甲苯 为溶剂, 反应 10.0h, 以30%的产率得到
    参考文献:
    名称:
    膦取代的次膦配合物的化学性质。
    摘要:
    1,1'-联膦烷五羰基金属配合物的热解提供了进入3,4-二氢-1,2-二磷酸和二磷(P 2)中间体的途径。对照反应证明该逐步反应是由W(CO)5基团的解离引发的。DFT计算预测,进一步的转化将通过瞬态膦基膦亚基配合物进行。3,4-二氢-1,2-二磷酸衍生物的形成在热力学上是有利的,而动力学过程提供了二磷(P 2)配合物。
    DOI:
    10.1039/d0cc04501b
  • 作为产物:
    描述:
    三氟甲烷磺酰氯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 mineral oil 为溶剂, 反应 0.17h, 生成
    参考文献:
    名称:
    膦取代的次膦配合物的化学性质。
    摘要:
    1,1'-联膦烷五羰基金属配合物的热解提供了进入3,4-二氢-1,2-二磷酸和二磷(P 2)中间体的途径。对照反应证明该逐步反应是由W(CO)5基团的解离引发的。DFT计算预测,进一步的转化将通过瞬态膦基膦亚基配合物进行。3,4-二氢-1,2-二磷酸衍生物的形成在热力学上是有利的,而动力学过程提供了二磷(P 2)配合物。
    DOI:
    10.1039/d0cc04501b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plitting the Phosphorus Bridge of 7-Phosphanorbornadiene Complexes by Fluoride Ion
    作者:Carine Compain、François Mathey
    DOI:10.1002/zaac.200500427
    日期:2006.2
    The reaction of fluoride ion with 7-phosphanorbornadiene P–W(CO)5 complexes yields fluorophosphido complexes which, in turn, can attack a second molecule of 7-phosphanorbornadiene to give a fluorobiphosphine complex. The corresponding anion displays a huge P–P coupling. The structure of the anionic chromium analogue has been investigated by DFT calculations. The P–P bond is relatively short at 2.20
    离子与 7-膦降冰片二烯 P – W (CO) 5 配合物反应生成复合物,进而可以攻击第二个 7-膦降冰片二烯分子,生成双膦配合物。相应的阴离子显示出巨大的 P-P 耦合。已经通过 DFT 计算研究了阴离子类似物的结构。P-P 键相对较短,为 2.20 A,并显示出巨大的极性,表明这是一种有趣的化学反应。当 7-磷酸冰片二烯 P-取代基是 2-乙基时,离子的攻击之后是环化和还原性二聚反应,导致第一个已知的双膦配合物。
  • Simple Access to Tungsten-Stabilized Disecondary Diphosphines
    作者:Rongqiang Tian、Yanbo Mei、Zheng Duan、François Mathey
    DOI:10.1021/om400637j
    日期:2013.10.14
    Transient terminal phosphinidene complexes [RP-W(CO)(5)] dimerize in the presence of copper chloride, and the dimers react in situ with triphenylphosphine-borane to give the disecondary diphosphine complexes [RPH-PHR][W(CO)(5)](2). When R = CH2CH2Cl, a cyclization takes place to give the diphosphirane complex. A 1,2-diphospholane is obtained for R = Ph by further reaction with 1,3-dibromopropane in the presence of aqueous K2CO3.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