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Fe2(μ-hydrido)(μ-S(CH2)3S)(CO)6][B(C6F5)4] | 1253587-48-2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Fe2(μ-hydrido)(μ-S(CH2)3S)(CO)6][B(C6F5)4]
英文别名
[(μ-(1,3-propanedithiolate))(μ-H)Fe2(CO)6][B(C6F5)4];[(μ-pdt)(μ-H)Fe2(CO)6][B(C6F5)4];[Fe2(μ-H)(μ-S2C3H6)(CO)6][B(C6F5)4]
[Fe2(μ-hydrido)(μ-S(CH2)3S)(CO)6][B(C6F5)4]化学式
CAS
1253587-48-2;1349857-21-1
化学式
C9H7Fe2O6S2*C24BF20
mdl
——
分子量
1066.02
InChiKey
LUCJKPOEGZRNHT-UHFFFAOYSA-L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None
  • 重原子数:
    None
  • 可旋转键数:
    None
  • 环数:
    None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None
  • 拓扑面积:
    None
  • 氢给体数:
    None
  • 氢受体数:
    None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Fe2(μ-hydrido)(μ-S(CH2)3S)(CO)6][B(C6F5)4]双(环戊二烯)钴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0.33h, 生成
    参考文献:
    名称:
    富含羰基的二铁配合物的质子化/还原和三质子化物种的直接观察:对氢形成的电催化机理的认识
    摘要:
    在这项研究中,已对光谱学和理论上研究了二硫代二铁酸二铁盐配合物的还原态和质子化态,它们是氢电催化生产的关键中间物种。表征了H 2释放过程中的五个重要状态。在超强酸的存在下,质子化作用发生在[[μ-xdt)Fe 2(CO)6 ]的Fe–Fe载体上(xdt:pdt,1,3-丙二硫代硫酸盐; edt,1,2-乙二硫代硫酸盐; bdt, 1,2-苯二硫代)生成阳离子μ-H物种(C态)。193 K处的一次还原会导致产生中性物质(CE态),而pdt和edt桥头的结构相似。该CE在相同条件下,bdt类似物的种类不稳定。DFT计算表明,一个Fe-S键断裂导致的开放结构。随后,第二还原引起剧烈的结构重排,其中CEE状态具有展现出μ-H和μ-CO基团的开放结构。质子化到CEE状态的末端硫位上可得到CEEC状态,该状态容易转化为母体六羰基配合物,并伴随着H 2在较高温度下的释放。在过量酸的存在下,达到CEECC
    DOI:
    10.1021/acscatal.5b02646
  • 作为产物:
    描述:
    1,3-(μ-propanedithiolato)diironhexacarbonyl 以 氟苯二氯甲烷 为溶剂, 生成 [Fe2(μ-hydrido)(μ-S(CH2)3S)(CO)6][B(C6F5)4]
    参考文献:
    名称:
    FeFe氢化酶的氧化活性位点模型:氢气还原
    摘要:
    已经制备了FeFe加氢酶活性位点的氧化形式的模型。这些阳离子配合物包含两个铁原子,羰基配体,一个丙二硫代丙烷桥和一个其他桥联基团。证明了用氢气还原这些络合物。
    DOI:
    10.1021/ic2009573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A Carbonyl-Rich Bridging Hydride Complex Relevant to the Fe−Fe Hydrogenase Active Site
    作者:Steven L. Matthews、D. Michael Heinekey
    DOI:10.1021/ic1017328
    日期:2010.11.1
    Protonation of Fe-2(mu-S2C3H6)(CO)(6) with an acid derived from [SiEt3][B(C6F5)(4)] and HCl affords a hydride-bridged dimer.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