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4-acetylphenyl 4-chlorophenyl selenide | 221638-90-0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4-acetylphenyl 4-chlorophenyl selenide
英文别名
4-(chlorophenylseleno)acetophenone;1-[4-[(4-Chlorophenyl)seleno]phenyl]ethanone;1-[4-(4-chlorophenyl)selanylphenyl]ethanone
4-acetylphenyl 4-chlorophenyl selenide化学式
CAS
221638-90-0
化学式
C14H11ClOSe
mdl
——
分子量
309.654
InChiKey
VTNXGGXEBAYLJF-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2
  • 重原子数:
    17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7
  • 拓扑面积:
    17.1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1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双(4-氯苯基)二硒化物4-乙酰基苯硼酸 在 copper(I) bromide 作用下, 以 为溶剂, 以86 %的产率得到4-acetylphenyl 4-chlorophenyl selenide
    参考文献:
    名称:
    水性胶束条件下 Cu 催化 Chan-Lam 合成不对称芳基硫族化物
    摘要:
    已开发出一种温和的 Cu 催化 Chan-Lam 方案,用于在水性胶束介质中合成不对称芳基硫族化物,包括硒化物和硫化物。该催化体系由CuBr催化剂、PEG2000功能化的吡啶三唑水溶性配体、十二烷基硫酸钠表面活性剂和作为末端氧化剂的空气组成。多种多样的二有机基二硒化物/二硫化物可以在环境温度下在水中与各种芳基、杂芳基和苯乙烯基硼酸偶联,以良好到极好的产率提供相应的芳基硫族化物产物。通过隔离产品后用甲基叔丁基醚萃取后,剩余的水相可以通过在每个后续循环中加入额外的一半催化量的 CuBr 至少循环七次。UV-VIS 光谱研究表明,十二烷基硫酸钠使疏水性二有机基二硒化物/二硫化物和亲水性芳基硼酸具有水溶性。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表明,在反应条件下形成了大量直径为 31.9 ± 8.7 nm(用于合成硒化物)和 26.6 ± 5.0 nm(用于合成硫化物)的纳米胶束。
    DOI:
    10.1039/d3gc00051f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Microwave-assisted Synthesis of Diaryl Selenides. Elucidation of Cu(I)-catalyzed Reaction Mechanism
    作者:Irina P. Beletskaya、Alexander S. Sigeev、Alexander S. Peregudov、Pavel V. Petrovskii、Victor N. Khrustalev
    DOI:10.1246/cl.2010.720
    日期:2010.7.5
    A novel microwave-assisted cross-coupling of trialkyltin arylselenides 1 with arylbromides using [(phen)CuI]2 afforded unsymmetrical diarylselenides 3 in high to excellent yields. A plausible catalytic cycle for Cu(I)-catalysed cross-coupling has been proposed. A key intermediate in this catalytic cycle was synthesized and its structure was determined by X-ray diffractometry.
    利用[(phen)CuI]2,在新型微波辅助下将三烷基芳基化物 1 与芳基化物进行交叉偶联,得到了不对称的二芳基化物 3,收率高至极佳。提出了一种 Cu(I)催化交叉偶联的合理催化循环。我们合成了该催化循环中的一个关键中间体,并通过 X 射线衍射测定法确定了其结构。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