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 849726-84-7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
英文别名
——
化学式
CAS
849726-84-7
化学式
C24BF20*C63H40ClF6Fe2N8O2
mdl
——
分子量
1881.24
InChiKey
JQYOBHHPTUXGPE-WTZFMONXSA-M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None
  • 重原子数:
    None
  • 可旋转键数:
    None
  • 环数:
    None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None
  • 拓扑面积:
    None
  • 氢给体数:
    None
  • 氢受体数:
    None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在 sodium dithionite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以81%的产率得到[(5-ortho-O-[(N,N-bis(2-pyridylmethyl)-2-(6-methoxy)pyridinemethanamine)phenyl]-10,15,20-tris(2,6-difluorophenyl)porphine(2-))Fe(II)Fe(II)-Cl]B(C6F5)4
    参考文献:
    名称:
    血红素/非血红素二铁 (II) 复合物和 O2、CO 和 NO 加合物作为细菌一氧化氮还原酶活性位点的还原和底物结合模型
    摘要:
    作为细菌一氧化氮还原酶的反应性还原活性位点形式的第一代模型,血红素/非血红素二铁 (II) 复合物 [(6L)Fe(II)...Fe(II)-(Cl)] + (2) {其中 6L = 部分氟化的四苯基卟啉与束缚的四齿 TMPA 螯合物;TMPA = 三(2-吡啶基)胺}是通过还原相应的 mu-氧代二铁化合物 [(6L)Fe(III)-O-Fe(III)-Cl]+ (1) 生成的。还开发了还原 NOR 与 O2、CO 和 NO 反应的配位化学模型。与 O2 和 CO 形成加合物,[(6L)Fe(III)(O2-))(thf)...Fe(II)-Cl]B(C6F5)4 (2a x O2) {lambda(max) 418(索雷特),536 纳米;nu(OO) = 1176 cm(-1), nu(Fe-O) = 574 cm(-1) 和 [(6L)Fe(II)(CO)(thf)Fe(II)-Cl]B(C6F5)
    DOI:
    10.1021/ja0458773
  • 作为产物:
    描述:
    [(5-ortho-O-[(N,N-bis(2-pyridylmethyl)-2-(6-methoxy)pyridinemethanamine)phenyl]-10,15,20-tris(2,6-difluorophenyl)porphine(2-))Fe(III)(O2)(thf)Fe(II)-Cl]B(C6F5)4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生成
    参考文献:
    名称:
    血红素/非血红素二铁 (II) 复合物和 O2、CO 和 NO 加合物作为细菌一氧化氮还原酶活性位点的还原和底物结合模型
    摘要:
    作为细菌一氧化氮还原酶的反应性还原活性位点形式的第一代模型,血红素/非血红素二铁 (II) 复合物 [(6L)Fe(II)...Fe(II)-(Cl)] + (2) {其中 6L = 部分氟化的四苯基卟啉与束缚的四齿 TMPA 螯合物;TMPA = 三(2-吡啶基)胺}是通过还原相应的 mu-氧代二铁化合物 [(6L)Fe(III)-O-Fe(III)-Cl]+ (1) 生成的。还开发了还原 NOR 与 O2、CO 和 NO 反应的配位化学模型。与 O2 和 CO 形成加合物,[(6L)Fe(III)(O2-))(thf)...Fe(II)-Cl]B(C6F5)4 (2a x O2) {lambda(max) 418(索雷特),536 纳米;nu(OO) = 1176 cm(-1), nu(Fe-O) = 574 cm(-1) 和 [(6L)Fe(II)(CO)(thf)Fe(II)-Cl]B(C6F5)
    DOI:
    10.1021/ja0458773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Photochemical Organic Oxidations and Dechlorinations with a μ-Oxo Bridged Heme/Non-Heme Diiron Complex
    作者:Ian M. Wasser、H. Christopher Fry、Paul G. Hoertz、Gerald J. Meyer、Kenneth D. Karlin
    DOI:10.1021/ic0490932
    日期:2004.12.1
    are derived from solvent dehalogenation chemistry. The resulting organic products are biphenyl trichlorides or biphenyl monochlorides, derived from dichlorobenzene and chlorobenzene, respectively. Similarly, product 3 is obtained by the photolysis of benzene-benzyl chloride solutions of 1; the organic product is benzaldehyde (approximately 70%). A brief discussion of the dehalogenation chemistry, along
    进行了血红素/非血红素的mu-oxo二配合物[((6)L)Fe(III)-O-Fe(III)-Cl](+)(1)的稳态和激光闪光光解研究。苯溶液1的厌氧光解不会导致任何光产物的积累。但是,添加过量的三苯膦会导致1([((6)L)Fe(II)... Fe(II)-Cl](+)(2)的定量光还原,并伴随通过羰基转移生产1当量的三苯基氧化膦。在有氧条件下和过量的三苯膦下,该反应在二配合物降解之前会产生多次翻转(约28次)。四氢呋喃(THF)或甲苯溶液的厌氧光解也会导致2。这些反应的氧化产物包括在THF中反应的γ-丁内酯(约15%)和在甲苯中反应的苯甲醛(约23%)。在任一种情况下,结合到羰基产物中的O原子都来自在后处理或有氧光解条件下存在的双氧。1的低温THF溶液的瞬态吸收测量表明,存在类似(P)Fe(II)的[P =卟啉四芳基二阴离子]物种,表明该反应性物种是形式上(血红素)Fe(II)/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