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疾病是由于血小板数量减少(血小板减少症)或功能减退(血小板功能不全),导致止血栓形成不良和出血的一类疾病。正常情况下,血小板计数应维持在14万~40万个/μl之间;当血小板数量低于此范围时,则诊断为血小板减少症。
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可能包括:血小板生成不足、脾脏对血小板的阻留作用增强、血小板破坏或消耗增加,以及因稀释等因素导致的血小板水平下降(见表133-1)。无论何种原因引起的严重血小板减少,都可能导致典型的出血症状。这些症状包括多发性瘀斑,尤其常见于小腿;轻微外伤后出现的小面积瘀斑;黏膜出血(如鼻出血、胃肠道和泌尿生殖道以及阴道出血);手术后的大量出血。
其中,严重的胃肠道大出血或中枢神经系统内出血可能会危及生命。然而,血小板减少症通常不会像继发于凝血性疾病那样导致如此严重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