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种类繁多,从生命状态来看,可分为天然食品和人造食品两大类。天然食品中有些可以直接培养出新的生命体,如鸡蛋、小麦、水稻种子等;而多数天然食品虽然不能直接培育新生命,但含有生物组织和活性细胞,例如大米、肉类、牛奶、水果和蔬菜等。这些天然食品能产生不同程度的生物光子辐射,通过测量和分析可获得关于其质量的信息,比如新鲜度。人造食品则是以生物物质为原料加工而成,如酸奶、食用油、面包等。这类食品的生命物质含量已大大降低,严格意义上的生物光子辐射信号较低,采用生物光子检测技术进行测量较为困难。不过,如果可以萃取出液态成分,则可利用电化学发光技术进行检测,例如测量蔬菜中的农药残留时,可将蔬菜浸泡在水中一段时间,提取残留的农药,并用电化学发光技术测量含有农药的水。
对于食品中微生物污染的检测,如沙门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需进行复杂且系统化的实验室分析。采用生物光子技术能够快速准确地评估食品质量,一般只需20至30分钟即可得出结果,这对食品质量检验具有重要价值。
生物传感器在食品卫生检测中的应用传统的平板计数法已无法满足现代食品工业的需求,而生物传感器的出现为微生物检测带来了革新。它不仅价廉耐用、方便快捷,还能直接或间接监测微生物,并通过测定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如二氧化碳)来估算细菌数量。
细菌和病原菌的测定目前,光纤生物传感器和免疫生物传感器正在逐步取代传统的平板计数法,用于检测食品中的微量病原菌。例如,使用光纤传感器可以自动监测培养瓶中微生物的生长情况,并通过分析二氧化碳浓度来定量估计细菌的数量;酶联电流型免疫传感器能够快速检测到少量存在的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
毒素检测生物传感器在毒素检测方面也展现出巨大潜力。研究表明,使用微生物传感器可以对多种突变物进行检测,如AF-2、丝裂霉素等,其检出限远低于传统Ames试验方法,且操作更为简便快捷。
农药残留检测生物传感器技术在农药残留检测中同样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电导型和光寻址电位型传感器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有机磷类农药,并经过复活剂处理后可反复使用多次。通过这类技术的推广应用,食品卫生安全将得到显著提升。
中文名称 | 英文名称 | CAS号 | 化学式 | 结构式图片 |
---|---|---|---|---|
—— | sodium caproate | 10051-44-2 | C6H11O2*Na |
|
—— | sodium decanoate | 1002-62-6 | C10H19O2*Na |
|
—— | cetyl elaidate | 22393-86-8 | C34H66O2 |
|
—— | 2,2',3,3',5,6,6'-heptachlorobiphenyl | 35065-29-3 | C12H3Cl7 |
|
—— | Methyl Icos-13-enoate | 69120-02-1 | C21H40O2 |
|
—— | hexadecanoic acid 14-methyl methyl ester | 2490-49-5 | C18H36O2 |
|
—— | methyl 10-heptadecenoate | 75190-82-8 | C18H34O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