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methyl-buta-1,3-dienyl)-ferrocene | 695183-09-6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methyl-buta-1,3-dienyl)-ferrocene
英文别名
——
(2-methyl-buta-1,3-dienyl)-ferrocene化学式
CAS
695183-09-6;694509-32-5;592531-20-9
化学式
C15H16Fe
mdl
——
分子量
252.139
InChiKey
JLEHCGVBJBANBF-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None
  • 重原子数:
    None
  • 可旋转键数:
    None
  • 环数:
    None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None
  • 拓扑面积:
    None
  • 氢给体数:
    None
  • 氢受体数:
    None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二茂铁甲醛1-溴-2-丁烯 在 copper(II) choride dihydrate tin(ll) chloride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以60%的产率得到(2-methyl-buta-1,3-dienyl)-ferrocene
    参考文献:
    名称:
    双金属铜(II)/锡(II)试剂通过水促进的Barbier样羰基烯丙基化反应,在烯端合成二茂铁
    摘要:
    在二氯甲烷-水(1:1)中,在二水合氯化亚锡和催化氯化铜的存在下,甲酰二茂铁(1)与烯丙基溴的Barbier型γ-区域特异性烯丙基化,得到相应的二茂铁二烯FcCHC(R 1)C(R 2)CH 2(3 - 6)。另一方面,1,1'-双甲酰基二茂铁(2)的相似反应产生了具有烯丙基侧基Fc [CH 2 C(R 2)CH(R 1)CH-μ(O )CHCH(R 1)C(R 2)CH 2 ](8 - 11)。后者似乎是由中间均丙醇的脱水引起的。在1和2与1-溴-3-甲基-丁-2-烯反应的情况下,可以阻止脱水,这导致形成均丙醇FcCH(OH)C(Me 2)CHCH 2(7)和分别为Fc [CH(OH)C(Me 2)CHCH 2 ] 2(12)。在没有水的情况下,所有反应完全失败。
    DOI:
    10.1016/s0022-328x(03)00205-5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Debroy, Paromita; Roy, Sujit, Indian Journal of Chemistry, Section A: Inorganic, Physical, Theoretical and Analytical, 2003, vol. 42, # 9, p. 2416 - 2421
    作者:Debroy, Paromita、Roy, Sujit
    DOI:——
    日期:——
  • Highly efficient Barbier allylation from allyl alcohol using iridium(I)/tin(II): Unusual and indirect roles of allyl alcohol and tin
    作者:Moloy Banerjee、Sujit Roy
    DOI:10.1016/j.molcata.2005.11.009
    日期:2006.3
    A reagent combination of SnCl2 and catalytic [Ir(COD)Cl](2) (1 mol%) in THF-H2O promotes the reaction of allyl alcohol and aldehyde leading to homoallyl alcohols in good to excellent yields. Control studies suggest the plausible participation of pi-allyl-iridium intermediate(s) from which direct allyl transfer takes place to aldehyde. (c) 2005 Elsevier B.V. All rights reserved.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