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摘要 合成了一系列具有四氮杂大环配体的新镍 (II) 配合物,作为镍-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可能功能模型。5-氨基-3-甲基-1-苯基吡唑-4-甲醛 (AMPC) 在镍 (II) 离子存在下与其自身反应生成新的大环阳离子络合物 [NiL(NO 3 ) 2 ],含有由与单个镍 (II) 离子结合的自缩合 AMPC (4 mol) 组成的配体。一系列复分解反应导致了许多新的[NiL]X 2 型配合物的分离;X = ClO 4 和BF 4 ,[NiLX 2 ],X = Cl和Br(方案1)。这些配合物的结构和表征是通过几种物理化学方法实现的,即元素分析、磁矩、电导率和光谱(IR 和 UV-Vis)测量。通过使用循环伏安法和热重分析(TGA 和 DTG)技术研究了这些螯合物的电化学性质和热行为。对于六配位硝基和卤代络合物,提出了一种扭曲的八面体立体化学。对于四坐标、高氯酸盐和氟硼酸盐的复杂物种,提出了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