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3,5-dimethyl-1-(trifluoro-l4-boranyl)pyridin-1-ium | 86609-11-2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3,5-dimethyl-1-(trifluoro-l4-boranyl)pyridin-1-ium
英文别名
——
3,5-dimethyl-1-(trifluoro-l<sup>4</sup>-boranyl)pyridin-1-ium化学式
CAS
86609-11-2
化学式
C7H9BF3N
mdl
——
分子量
174.961
InChiKey
GVXHWPKJEZLSPV-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None
  • 重原子数:
    None
  • 可旋转键数:
    None
  • 环数:
    None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None
  • 拓扑面积:
    None
  • 氢给体数:
    None
  • 氢受体数:
    None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3,5-dimethyl-1-(trifluoro-l4-boranyl)pyridin-1-ium正丁基锂二异丙胺 作用下, 以 乙醚 为溶剂, 反应 0.42h, 以1.8 g的产率得到2-碘-3,5-二甲基吡啶
    参考文献:
    名称:
    吡啶衍生物区域选择性锂化中复合物诱导的邻近效应
    摘要:
    研究了 BF3 络合的 3-甲基吡啶 (1a)、3,4-二甲基吡啶 (1b) 和 3,5-二甲基吡啶 (1c) 的区域选择性环锂化。还研究了 1a、1b 和 1c 的二锂化,以通过实验探索取代吡啶环上的位点对锂化的相对偏好。使用实验和计算研究研究了复合物诱导邻近效应 (CIPE) 在这些部分中诱导锂化的作用。
    DOI:
    10.1002/ejoc.201101592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3,5-二吡啶硫属元素和-二硫代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双(3,5-二甲基-2-吡啶基)二硒化物和2,6-双(硒代甲基)-3,5-二甲基吡啶的X射线晶体结构
    摘要:
    已经通过一种涉及3,5-二甲基吡啶(1)环的选择性单和双锂化的方法描述了3,5-二吡啶基硫族元素和二卤素化合物的合成。通过使BF 3络合的3,5-二甲基吡啶(2)分别与1和2当量的LTMP / LDA反应,可以实现1的选择性单和双锂化。随后插入元素硒,然后进行空气氧化或用碘甲烷淬灭,导致形成二(3,5-二甲基-2-吡啶基)二硒化物(5)和2,6-二(硒甲基)-3,5-二甲基吡啶(7) 分别。另外,首次报道了在相同的二甲基吡啶环中硫和硒原子的顺序结合。也已经报道了(5)的单晶X射线研究,其罕见的C – Se – Se – C扭转角为180°(4),以及(7)。
    DOI:
    10.1016/j.jorganchem.2010.10.047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