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nthesis, characterisation and crystal structure of 2-aminopyridinium (2-amino-5-bromopyridine)tribromocuprate(II) and bis(2-aminopyridinium) tetrabromocuprate(II)
摘要:
2-氨基吡啶(2-氨基-5-溴吡啶)三溴铜酸盐(II)1和双(2-氨基吡啶)四溴铜酸盐(II)2已从含有CuBr
2
、HBr和2-氨基吡啶的乙腈溶液中以1∶2∶2和1∶2∶1的摩尔比分别制备。将1的母液用超高压力汞灯进行光照射,有机碱经历了部分亲电子的取代吡啶环的对位溴化反应。化合物已通过元素分析、红外、紫外/可见光和电子自旋共振光谱学、热分析、变温磁化率测量和单晶X射线衍射进行表征。1的晶体结构由沿b轴排列的无限曲折链组成,包括[C
5
H
7
N
2
]
+
阳离子和扭曲的[CuBr
3
(C
5
H
5
BrN
2
)]
-
四面体阴离子,通过N–H · · · Br氢键和吡啶环π系统之间的非共价相互作用结合在一起。在2中,有机阳离子和平坦的[CuBr
4
]
2-
阴离子形成二维N–H · · · Br氢键连接的片层,通过静电相互作用、范德华力和芳香族阳离子的π系统之间的面对面堆叠相互作用连接。粉末样品的磁化率测量表明,两种化合物均表现出弱的反铁磁性交换作用[J = -1.20 (1), -2.43 cm
-1
(2)]。两种化合物的热分解在合成空气和二氮气氛下分别产生了稳定的最终残留物,铜(II)氧化物和金属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