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 188679-92-7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
英文别名
——
化学式
CAS
188679-92-7
化学式
BF4*C31H24N5RuS
mdl
——
分子量
686.506
InChiKey
WUVSTVWMKYKDKP-UHFFFAOYSA-M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None
  • 重原子数:
    None
  • 可旋转键数:
    None
  • 环数:
    None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None
  • 拓扑面积:
    None
  • 氢给体数:
    None
  • 氢受体数:
    None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氟硼酸钠乙腈 为溶剂, 生成
    参考文献:
    名称:
    N,S-二齿配体2-(2-吡啶基)苯硫醇的钌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以及电化学和光谱性质
    摘要:
    通过将 2-(2-氨基苯基)吡啶的氨基转化为硫醇,得到 N、S 供体螯合配体 2-(2-吡啶基)苯硫酚 (HL),从而得到氧化二硫化物 L-L,并对其进行了晶体学表征。它展示了分子间 N - - - S - S 相互作用的有趣实例(N - - - S 距离分别为 2.778 和 2.724 Å;N - - - S - S 角度均约为 11°),其中吡啶基孤对与 S-S 键的σ* 轨道相互作用微弱。 L-L 与 [Ru(bipy) 2 Cl 2 ]-2H 2 O(bipy = 2,2′-联吡啶)和 RuCl 3 -xH 2 O 反应,分别得到 [Ru II (bipy) 2 L][PF 6 ] 1 和 [Ru III L 3 ] 2(二硫化物原位还原后),它们分别具有 N 5 S 和 mer-N 3 S 3 供体组(N 为吡啶基,S 为苯硫酚)。这两种结构都经过了晶体学表征,并具有预期的假八面体几何结构。这两种结构的一个有趣特征是,相对较大的 Ru-S 间距(与 Ru-N 间距相比)使吡啶基环无法像不受制约时那样接近金属中心,因此 Ru-N 间距比通常情况下要长。 电化学研究表明,苯硫酸盐配体比苯酚盐更能有效地为钌(+2 和 +3)提供电子:例如,1 的 Ru II -Ru III 对映电压为 -0.07 V。 同样,2 的 Ru III -Ru IV 偶联为 -0.21 V,而 N 3 O 3 共配位类似物为 +0.14 V。络合物 2 还显示出 1 所没有的基于配体的可逆氧化作用,这是因为硫基阳离子与络合物配位层中相邻硫原子上的孤对作用使硫基阳离子趋于稳定,而这在 1 中是不可能发生的。电子光谱特性表明,1 的硫供体削弱了[Ru(bipy) 3 ] 2+ 的配体场,2 具有一个强烈的硫-Ru III 配体-金属电荷转移带。
    DOI:
    10.1039/a606650j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