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bis[2-(Ν-morpholine)ethoxy]silicon phthalocyanine | 916428-89-2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bis[2-(Ν-morpholine)ethoxy]silicon phthalocyanine
英文别名
bis(2-morpholinoethoxy)silicon phthalocyanine
bis[2-(Ν-morpholine)ethoxy]silicon phthalocyanine化学式
CAS
916428-89-2
化学式
C44H40N10O4Si
mdl
——
分子量
800.952
InChiKey
ZSYQHVXYAKDHRZ-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None
  • 重原子数:
    None
  • 可旋转键数:
    None
  • 环数:
    None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None
  • 拓扑面积:
    None
  • 氢给体数:
    None
  • 氢受体数:
    None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bis[2-(Ν-morpholine)ethoxy]silicon phthalocyanine碘甲烷氯仿 为溶剂, 生成 bis[2-(N-methyl-N-morpholine)ethoxy]silicon phthalocyanine diiodide
    参考文献:
    名称:
    一种轴向酯键连接哌啶或吗啉衍生物的硅酞 菁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轴向酯键连接哌啶或吗啉衍生物的硅酞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光动力药物或光敏剂制备领域。本发明提供的硅酞菁可做为光敏剂用于光动力抗菌、光动力抗癌、光动力治疗其他疾病、光动力消毒和光动力诊断,其具有制备简单、最大吸收光谱位于近红外区、光敏作用强等优势。
    公开号:
    CN104650129B
  • 作为产物:
    描述:
    2-吗啉乙醇酞菁二氯化硅甲苯 为溶剂, 反应 48.0h, 以30.2%的产率得到bis[2-(Ν-morpholine)ethoxy]silicon phthalocyanine
    参考文献:
    名称:
    聚电解质包裹甲基化吗啉-酞菁@金纳米棒用于协同光动力疗法和光热疗法光降解DNA
    摘要:
    已经证明协同光动力疗法和光热疗法提供了巨大的治疗潜力,尽管在实施这种方法之前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我们研究了负载在多层聚电解质涂层金纳米棒表面上的水溶性吗啉甲基化酞菁对 DNA 光降解的协同作用。合成了两种吗啉取代的锌(II)/硅(IV) 酞菁及其相应的甲基化水溶性阳离子配合物。通过紫外/可见光、荧光光谱和循环伏安法比较了两种酞菁的光物理性质。四-[N-(甲基碘-吗啉基)乙氧基]锌(II)酞菁(MLZnPcI 4) 被加载到多层聚电解质涂覆的金纳米棒中,通过静电相互作用形成 AuNR-PSS-MLZnPcI 4纳米粒子。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原子力显微镜(AFM)以及电子微分系统(EDS)对纳米粒子进行了表征。研究了纳米粒子的光物理/光化学性质。负载在金纳米棒上后,MLZnPcI 4的荧光强度、荧光量子产率下降。激光照射后,由于金纳米棒吸收光能并转化为热能,MLZnPcI 4从纳米颗粒中释放出来,同时产生1
    DOI:
    10.1016/j.molstruc.2022.132510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Morpholine-Phthalocyanine (Donor–Acceptor) Construct: Photoinduced Intramolecular Electron Transfer and Triplet Formation from its Charge Separation State
    作者:Xian-Fu Zhang、Jing Wang
    DOI:10.1021/jp202997e
    日期:2011.8.11
    photophysics was studied by laser flash photolysis, steady state and time-resolved fluorescence methods. Both the fluorescence efficiency and lifetime of SiPc moiety were remarkably quenched, because of the efficient intramolecular photoinduced electron transfer (PET) from morpholine donors to SiPc moiety. The generated charge separation state (CSS), SiPc•––MP•+, which was observed by transient absorption
    制备了具有两个轴向连接的吗啉(MP)单元的酞菁(SiPc),并通过激光闪光光解,稳态和时间分辨荧光方法研究了其光物理性质。由于有效的分子内光诱导电子从吗啉供体到SiPc部分的分子内光致电子转移(PET),SiPc部分的荧光效率和寿命均被显着淬灭。通过瞬态吸收光谱观察到的所产生的电荷分离状态(CSS)SiPc •– –MP •+的寿命为4.8 ns。超分子中SiPc单元的三重态量子产率出乎意料的高,而微秒级的主要光谱信号是三重态-三重态(T 1 -T n)吸收。如此高的三重态产率是由于CSS的电荷重组,从而以32%的效率生成T 1:SiPc •– –MP •+ → 3 SiPc–MP。T 1形成过程有效发生的原因是CSS SiPc •– –MP •+具有比三重态3 SiPc–MP(1.0 eV)更高的能量(1.65 eV)。还观察到CSS的发射:SiPc •– –MP •+ →SiPc-MP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