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 1391634-22-2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
英文别名
——
化学式
CAS
1391634-22-2
化学式
C2F6NO4S2*C10H10Co
mdl
——
分子量
469.331
InChiKey
XOVDNEQXHXXQNX-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None
  • 重原子数:
    None
  • 可旋转键数:
    None
  • 环数:
    None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None
  • 拓扑面积:
    None
  • 氢给体数:
    None
  • 氢受体数:
    None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bis(cyclopentadienyl)cobalt(III) hexafluorophosphate 、 双(三氟甲基磺酰基)酰亚胺钾 为溶剂, 反应 0.5h, 以87.9%的产率得到
    参考文献:
    名称:
    含双(全氟烷基磺酰基)酰胺阴离子的钴ce盐的晶体结构和相变动力学:阴离子中碳氟化合物链的显着奇偶效应
    摘要:
    钴ce盐与双(全氟烷基磺酰基)酰胺(C n F 2 n +1 SO 2)2 N阴离子的晶体结构和热性质[ n = 0(1),1(1 a),2(1 b),3(研究了1 c)和4(1 d)]和1,1,2,2,3,3-六氟丙烷-1,3-二磺酰酰胺阴离子(2)。在这些固体中,阳离子围绕其C 5轴被四个阴离子包围,这些局部结构的堆叠形成了两种组装结构。在偶数n(1,1 b和1 d),阳离子和阴离子交替排列以在晶体中形成混合堆栈柱。相反,在具有奇数n(1 a和1 c)的盐中,阳离子和阴离子独立地形成分离的色谱柱。从晶体到熔体的相变熵之和也观察到奇偶效应。所有的盐在固态下均表现出相变。在1,1 a和2中,相转变为最低温度相,同时伴随着阴离子的有序无序和空间群的对称性降低,这导致了离子对的形成。固态131a和1b上的C NMR测量显示,阳离子在高温相中的分子运动增强。
    DOI:
    10.1002/chem.201300186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Reactant or reagent? Oxidation of H<sub>2</sub> at electronically distinct nickel-thiolate sites [Ni<sub>2</sub>(μ-SR)<sub>2</sub>]<sup>+</sup> and [Ni–SR]<sup>+</sup>
    作者:Felix Koch、Andreas Berkefeld
    DOI:10.1039/c8dt00275d
    日期:——
    work reports on a mechanistic study of stoichiometric H2 oxidation at electronically distinct [Ni2(μ-SR)2]+ and [Ni–SR]+ structures that derive from the same 1,4-terphenyldithiophenol ligand. In this context, the effect of metal containing side-products such as [HNi(PMe3)4]+ on overall H2 oxidation reactivity displayed by Ni–S structures has been investigated quantitatively in addition to external parameters
    Lewis酸性属与Brønsted/ Lewis碱性供体之间的化学键提供具有功能特性的MS结构,该特性与多种过程(例如H 2的裂解)有关。由于稳定的配体支架的电子特性不同,因此很难直接比较分子M–S结构之间的反应性。这项工作报告了化学计量H 2氧化机理的研究,该机理是从相同的1,4-叔苯基二苯酚配体衍生的电子不同的[Ni 2(μ-SR)2 ] +和[Ni-SR] +结构上。在这种情况下,诸如[HNi(PMe 3)4 ] +上整体ħ 2氧化反应显示采用Ni-S结构已经在除了外部参数,如溶剂和H定量研究2的压力。
  • Oxygen–Oxygen Bond Cleavage and Formation in Co(II)-Mediated Stoichiometric O<sub>2</sub> Reduction via the Potential Intermediacy of a Co(IV) Oxyl Radical
    作者:Lucie Nurdin、Denis M. Spasyuk、Laura Fairburn、Warren E. Piers、Laurent Maron
    DOI:10.1021/jacs.8b07726
    日期:2018.11.28
    a novel dianionic pentadentate ligand system that enabled a detailed mechanistic investigation of the protonation of a cobalt(III)-cobalt(III) peroxo dimer, a known intermediate in oxygen reduction catalysis to hydrogen peroxide. It was shown that double protonation occurs rapidly and leads to a low-energy O-O bond cleavage step that generates a Co(III) aquo complex and a highly reactive Co(IV) oxyl
    在对替代能源方案具有重要意义的反应中,需要属催化剂来克服动力学和热力学困难的过程。通常,高氧化态、高能属氧代中间体被提议作为涉及 OO 键断裂和形成的基本步骤的介体,但由于这些物种的短暂性质,这些步骤的机制难以研究。在这里,我们利用了一种新型的双阴离子五齿配体系统,该系统能够对 (III)- (III) 过氧二聚体的质子化进行详细的机理研究, (III)- (III) 过氧化二聚体是氧还原催化过氧化氢的已知中间体。结果表明,双质子化迅速发生并导致低能 OO 键裂解步骤,产生 Co(III) 络合物和高反应性 Co(IV) 氧基阳离子。后者通过化学拦截和同位素标记实验在计算和实验上进行了探测。在不存在竞争性化学试剂的情况下,它在与氧化中析氧步骤中形成 OO 键高度相关的步骤中二聚化并消除分子氧。因此,该研究表明,在用 2 当量的 Co(II) 将 O2 化学计量还原为 H2O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