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一种原始方法涉及闪真空热解 (FVT) 和紫外光电子能谱 (UV-PES) 之间的气相耦合,可以表征瞬态末端亲电亚膦配合物 [MeP=W(CO)5];这是对该 P-Me 衍生物的首次直接观察。这种方法还允许重新审视 [PhP=W(CO)5] 的电子结构,并证实了用甲基化类似物获得的结果。相比之下,[p-NC–C6H4P=W(CO)5] 被证明在我们的实验条件下反应性太大而无法检测到。这些 [RP=W(CO)5] 亚膦基复合物 (R: Me, Ph) 是通过它们的电离电位来识别的,它们是真正的“指纹”。这些由密度泛函计算支持的实验数据给出了这些瞬态物种的整体电子制图。为了在气相中生成这些亚膦配合物,研究了两种前驱体的热降解。联合实验/理论方法使我们能够得出结论,膦降冰片二烯配合物是比膦配合物更合适的前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