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η5-pentaphenylcyclopentadienyl)(η4-cyclo-1,5-octadiene)palladium(II) | 85236-26-6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η5-pentaphenylcyclopentadienyl)(η4-cyclo-1,5-octadiene)palladium(II)
英文别名
——
(η5-pentaphenylcyclopentadienyl)(η4-cyclo-1,5-octadiene)palladium(II)化学式
CAS
85236-26-6
化学式
C43H37Pd
mdl
——
分子量
660.187
InChiKey
HCYFRDUFFVUVBO-GHDUESPL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η5-pentaphenylcyclopentadienyl)(η4-cyclo-1,5-octadiene)palladium(II) 在 (CH3(CH2)3)4NPF6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生成 (η5-pentaphenylcyclopentadienyl)(η4-cyclo-1,5-octadiene)palladium(I)
    参考文献:
    名称:
    钯(I) .pi.-自由基。电化学制备及其反应途径研究
    摘要:
    通过电化学和光谱学研究了一系列 Pd(II) 配合物的还原。中性 Pd(I) 自由基可由 (eta/sup 5/-C/sub 5/Ph/sub 5/)Pd(eta/sup 4/-二烯烃) 阳离子的还原获得,其中二烯烃 = 1,5-环二烯、降冰片二烯或二苯并环辛四烯。单电子过程受扩散控制且高度可逆,产生第一个稳定的 Pd(I) ..pi.. 自由基。二苯并环辛四烯衍生物是可分离的。这些配合物与水、氯化烃和过氧化物发生自由基反应,得到 ..pi.., σ-Pd(II) 配合物,与通过亲核试剂直接攻击起始 Pd(II) 阳离子配合物获得的那些配合物相同。(eta/sup 5/-C/sub 5/Ph/sub 5/)Pd(eta/sup 4/-二烯烃) 阳离子的可逆氧化表明这些系统中存在正式的 Pd(III) 配合物。与未取代的环戊二烯基类似物相比,五苯基环戊二烯基配体为 Pd(I) 和 Pd(III)
    DOI:
    10.1021/ja00236a018
  • 作为产物:
    描述: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以>99的产率得到(η5-pentaphenylcyclopentadienyl)(η4-cyclo-1,5-octadiene)palladium(II)
    参考文献:
    名称:
    钯(I) .pi.-自由基。电化学制备及其反应途径研究
    摘要:
    通过电化学和光谱学研究了一系列 Pd(II) 配合物的还原。中性 Pd(I) 自由基可由 (eta/sup 5/-C/sub 5/Ph/sub 5/)Pd(eta/sup 4/-二烯烃) 阳离子的还原获得,其中二烯烃 = 1,5-环二烯、降冰片二烯或二苯并环辛四烯。单电子过程受扩散控制且高度可逆,产生第一个稳定的 Pd(I) ..pi.. 自由基。二苯并环辛四烯衍生物是可分离的。这些配合物与水、氯化烃和过氧化物发生自由基反应,得到 ..pi.., σ-Pd(II) 配合物,与通过亲核试剂直接攻击起始 Pd(II) 阳离子配合物获得的那些配合物相同。(eta/sup 5/-C/sub 5/Ph/sub 5/)Pd(eta/sup 4/-二烯烃) 阳离子的可逆氧化表明这些系统中存在正式的 Pd(III) 配合物。与未取代的环戊二烯基类似物相比,五苯基环戊二烯基配体为 Pd(I) 和 Pd(III)
    DOI:
    10.1021/ja00236a018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Electrochemical routes to paramagnetic dinuclear and mononuclear palladium .pi. complexes stabilized by the pentaphenylcyclopentadienyl ligand
    作者:Karen Broadley、Gregg A. Lane、Neil G. Connelly、William E. Geiger
    DOI:10.1021/ja00346a070
    日期:1983.4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