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ferrocenyl-1Hphenanthro-[9,10-d]imidazole | 1296851-73-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ferrocenyl-1Hphenanthro-[9,10-d]imidazole
英文别名
2-ferrocenylimidazophenanthrene
2-ferrocenyl-1Hphenanthro-[9,10-d]imidazole化学式
CAS
1296851-73-4
化学式
C25H18FeN2
mdl
——
分子量
402.278
InChiKey
CFPSAFUTHNCCKZ-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None
  • 重原子数:
    None
  • 可旋转键数:
    None
  • 环数:
    None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None
  • 拓扑面积:
    None
  • 氢给体数:
    None
  • 氢受体数:
    None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菲醌二茂铁甲醛 、 ammonium acetate 以 甲醇 为溶剂, 生成 2-ferrocenyl-1Hphenanthro-[9,10-d]imidazole
    参考文献:
    名称:
    基于硝基取代的菲咪唑二茂铁衍生物的 B4O72- 阴离子的第一个比色受体†
    摘要:
    设计、合成了四种菲咪唑二茂铁衍生物 ( 2a-2d ),并通过1 H NMR、13 C NMR 和高分辨率质谱 (HRMS) 对其进行了表征。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分析研究了2a-2d对12种阴离子的识别,表明2b和2d在被测阴离子中选择性地感知B 4 O 7 2-,观察到明显的颜色变化。1 H NMR 滴定和理论计算表明2b结合 B 4 O 7 2-通过硝基部分与 B 4 O 7 2-阴离子之间的 O⋯H 氢键和 O⋯B 相互作用。
    DOI:
    10.1039/c7ra12700f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DNA Photocleavage and Cytotoxic Properties of Ferrocene Conjugates
    作者:Basudev Maity、Balabhadrapatruni V. S. K. Chakravarthi、Mithun Roy、Anjali A. Karande、Akhil R. Chakravarty
    DOI:10.1002/ejic.201001138
    日期:2011.3
    affinity to CT DNA with K b values of approximately 10 5 M -1 . Thermal denaturation data suggest the groove binding nature of the compounds. The redox-active compounds show poor chemical nuclease activity in the presence of hydrogen peroxide and glutathione (GSH). Compound 1 exhibits significant DNA photocleavage activity in visible light of 476 and 532 nm. Compound 3 shows only moderate DNA cleavage activity
    二茂铁结合物 2-二茂铁咪唑咯啉 (1) 和 2-二茂铁咪唑 (2) 被制备、表征,并研究了它们的光诱导 DNA 裂解和光细胞毒性活性。2-苯基咪唑咯啉 (3) 用作对照物质。化合物 2 通过 X 射线晶体学表征。研究了化合物与双链小牛胸腺 DNA (CT DNA) 的相互作用。这些化合物显示出对 CT DNA 的良好结合亲和力,K b 值约为 10 5 M -1 。热变性数据表明化合物的凹槽结合性质。在过氧化氢谷胱甘肽 (GSH) 存在下,氧化还原活性化合物显示出较差的化学核酸酶活性。化合物 1 在 476 和 532 nm 的可见光下表现出显着的 DNA 光裂解活性。化合物 3 仅显示中等 DNA 切割活性。DNA 光裂解数据证明了二茂铁基部分的积极作用。机理研究揭示了作为活性物质的超氧化物和羟基自由基的形成。在用可见光 (400-700 nm) 照射后,研究了化合物在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