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Cp(*)Ir[S2C2(B10H8)(OCH3)2 | 1112527-87-3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Cp(*)Ir[S2C2(B10H8)(OCH3)2
英文别名
——
Cp(*)Ir[S2C2(B10H8)(OCH3)2化学式
CAS
1112527-87-3
化学式
C14H29B10IrO2S2
mdl
——
分子量
593.845
InChiKey
DZLQGGMCRLINSH-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dichloro(1,5-cyclooctadiene)ruthenium(II)Cp(*)Ir[S2C2(B10H8)(OCH3)2甲醇甲苯 为溶剂, 以47%的产率得到(Cp(*)Ir[S2C2(B9H9)])Ru(COD)(OCH3)
    参考文献:
    名称: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heterometallic M–Ru (M = Co, Rh, Ir) clusters containing the nido-dicarborane-1,2-dithiolato chelating ligand
    摘要:
    16 电子半三明治配合物 Cp*M[S2C2(B10H10)](M = Ir (1)、Rh (2)、Co (3))与[Ru(COD)Cl2]x 在 35â40 °C 的碱性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不同的杂二核团簇 {Cp*M[S2C2(B9H10)]}Ru(COD)(M = Ir (1a)、Rh (2a)、Co (3a))和{Cp*M[S2C2(B9H9)]}Ru(COD)(OCH3)(M = Ir (1b)、Rh (2b)、Co (3b))。此外,在复合物 1a、2a 和 3a 中还观察到了 BâHâRu 桥键。在反应 a 中,成功分离出了次要产物三核配合物 {Cp*Ir[S2C2(B10H10)]}2Ru (1c) 和甲氧基二取代配合物 Cp*Ir[S2C2(B10H8)(OCH3)2] (1d)。然而,当反应温度降至 0â10 °C 时,分离出的主要产物是动力学控制产物--单取代络合物 Cp*Ir[S2C2(B10H9)(OCH3)] (1e) 和二取代络合物 Cp*Ir[S2C2(B10H8)(OCH3)2] (1d);然而,分离出的次要产物是热力学控制产物--开硼烷络合物 1a 和 1b。在复合物 Cp*Co[S2C2(B9H10)]Ru(C7H8) (3c)中,与钌配位的一个 COD 被甲苯取代。这些反应表明,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可以得到不同类型的产物。所有这些新复合物都通过红外光谱、1H NMR、11B NMR 和元素分析进行了表征。此外,还通过单晶 X 射线衍射分析确定了 1a、1b、1c、1d、1e、2a 和 3a 的分子结构。
    DOI:
    10.1039/b809520e
  • 作为产物:
    描述:
    dichloro(1,5-cyclooctadiene)ruthenium(II) 、 (1,2-dicarba-closo-dodecaborane(12)-1,2-dithiolate)pentamethylcyclopentadienyliridium(III) 在 NaHCO3 作用下, 以 甲醇甲苯 为溶剂, 以33%的产率得到(Cp(*)Ir[S2C2(B9H10)])Ru(COD)
    参考文献:
    名称: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heterometallic M–Ru (M = Co, Rh, Ir) clusters containing the nido-dicarborane-1,2-dithiolato chelating ligand
    摘要:
    16 电子半三明治配合物 Cp*M[S2C2(B10H10)](M = Ir (1)、Rh (2)、Co (3))与[Ru(COD)Cl2]x 在 35â40 °C 的碱性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不同的杂二核团簇 {Cp*M[S2C2(B9H10)]}Ru(COD)(M = Ir (1a)、Rh (2a)、Co (3a))和{Cp*M[S2C2(B9H9)]}Ru(COD)(OCH3)(M = Ir (1b)、Rh (2b)、Co (3b))。此外,在复合物 1a、2a 和 3a 中还观察到了 BâHâRu 桥键。在反应 a 中,成功分离出了次要产物三核配合物 {Cp*Ir[S2C2(B10H10)]}2Ru (1c) 和甲氧基二取代配合物 Cp*Ir[S2C2(B10H8)(OCH3)2] (1d)。然而,当反应温度降至 0â10 °C 时,分离出的主要产物是动力学控制产物--单取代络合物 Cp*Ir[S2C2(B10H9)(OCH3)] (1e) 和二取代络合物 Cp*Ir[S2C2(B10H8)(OCH3)2] (1d);然而,分离出的次要产物是热力学控制产物--开硼烷络合物 1a 和 1b。在复合物 Cp*Co[S2C2(B9H10)]Ru(C7H8) (3c)中,与钌配位的一个 COD 被甲苯取代。这些反应表明,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可以得到不同类型的产物。所有这些新复合物都通过红外光谱、1H NMR、11B NMR 和元素分析进行了表征。此外,还通过单晶 X 射线衍射分析确定了 1a、1b、1c、1d、1e、2a 和 3a 的分子结构。
    DOI:
    10.1039/b809520e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