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Cu(III)2(μ-O)2(N,N,N',N'-tetraethylethylenediamine)Cu2](2+) | 196090-39-8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Cu(III)2(μ-O)2(N,N,N',N'-tetraethylethylenediamine)Cu2](2+)
英文别名
——
[Cu(III)2(μ-O)2(N,N,N',N'-tetraethylethylenediamine)Cu2](2+)化学式
CAS
196090-39-8
化学式
C20H48Cu2N4O2
mdl
——
分子量
503.719
InChiKey
HRGALIATPPCAOP-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Cu(III)2(μ-O)2(N,N,N',N'-tetraethylethylenediamine)Cu2](2+) 在 Ph3P 、 O2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生成
    参考文献:
    名称:
    从双(mu-oxo)二铜(III)配合物到三苯膦的羰基转移反应的光谱表征。
    摘要:
    来自双(mu-oxo)二铜(III)配合物[Cu(III)(2)(mu-O)(2)(L)(2)](2+)的氧原子转移反应,其中L = N,N,N',N'-四乙基乙二胺对PPh(3)的研究通过紫外可见光谱,EPR,(1)H NMR和Cu K-edge X射线吸收光谱法在低温(193 K)下并行进行) 以上。在有氧条件下(过量的氧气),1与PPh(3)反应,得到O = Ph(3)和反磁性物质,该物质已基于EPR和Cu K-被分配给氧桥双铜(II)络合物边缘X射线吸收光谱数据。同位素标记实验((18)O(2))建立了掺入三苯膦氧化物的氧原子来自复合物1和外源性双氧。详细的动力学研究表明,该过程是三级反应。在络合物1和三苯基膦以及双氧中,速率定律都是一阶的。在高于233 K的温度下,1与PPh(3)的反应伴随有配体降解,从而导致一个乙基的N-脱烷基氧化。相反,当反应在没有过量双氧的情况下进行时,观
    DOI:
    10.1039/b406692h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