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新合成的异配合物(1–8),包含与N,N-螯合配体(4,4′-二诺尼尔-2,2′-双吡啶,bpy-9)和二酮酸盐L配位的Zn(II)离子,这些二酮酸盐包括类热带醌(热带醌和檀香醇)或1-苯基-3-甲基-4-R-5-吡唑酮,通过使用不同的配比与L辅助配体合成。双热带酸酯衍生物[(bpy-9)Zn(L)2] 5的分子结构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确定。所有Zn(II)配合物的抗肿瘤活性在体外针对三种不同的人前列腺癌细胞进行了测试:DU145、LNCaP和PC-3。此外,还分析了它们对细胞存活信号和/或PC-3细胞周期抑制剂的影响。结果表明,1–8对所有细胞系表现出强的细胞毒性活性,影响关键分子如p-AKT和p21 waf,这些分子参与细胞增殖和/或停滞。因此,锌(II)成为设计新型、更有效抗肿瘤剂的有前景的替代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