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bis(triethyl phosphite)dibromonickel | 14784-58-8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bis(triethyl phosphite)dibromonickel
英文别名
bis(triethylphosphite)nickel dibromide(II);bis(triethylphosphite)nickel(II) dibromide;di(triethylphosphite)nickel (II) dibromide;di(triethylphosphite)nickel dibromide
bis(triethyl phosphite)dibromonickel化学式
CAS
14784-58-8
化学式
C12H30Br2NiO6P2
mdl
——
分子量
550.812
InChiKey
XDPRWWAKOSEFQI-UHFFFAOYSA-L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None
  • 重原子数:
    None
  • 可旋转键数:
    None
  • 环数:
    None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None
  • 拓扑面积:
    None
  • 氢给体数:
    None
  • 氢受体数:
    None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bis(triethyl phosphite)dibromonickel 在 bromine 作用下, 以 四氯化碳 为溶剂, 生成
    参考文献:
    名称:
    较高氧化态的配位化学第9部分[1]。单齿膦和相关配体的镍(III)配合物
    摘要:
    已知镍(III)配合物[镍(PR 3)2 X 3 ])(X =氯,溴)与单齿膦(PME 3, PET 3,P Ñ卜3,PME 2博士X只为Br)已经重新审查,有些是第一次获得纯净状态。与PME新复合物2 PH,PET 2 h和PMePh 2描述。报告了所有配合物的详细光谱数据(IR,UV / Visible和EPR)并进行了分配,从而提出了跨三角双锥体结构(D 3h)的建议,以证明P(OMe)的镍(III)配合物在溶液中形成)3,AsEt 3,PCy 3(Cy =环己基),PPh 3也被给出。讨论了影响这些配合物稳定性的因素。
    DOI:
    10.1016/s0020-1693(00)87660-4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一种合成1,2-二芳基乙烷类化合物的方法
    申请人:苏州大学
    公开号:CN108002966B
    公开(公告)日:2020-04-03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合成1,2‑二芳基乙烷类化合物的方法,即以分子式为Ni[P(OEt)3][(RNCHCHNR)C]Br2(其中R为2,6‑二(二苯基甲基)‑4‑甲氧基苯基)的二价(II)配合物为催化剂、在存在下、通过苯并杂芳烃苯乙烯类化合物的交叉偶联反应合成1,2‑二芳基乙烷类化合物。本发明提供的方法首次以空气稳定的二价(II)配合物为催化剂,避免了直接使用敏感且具危险性的属有机化合物和零价(0)配合物,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通过的作用原位形成零价(0)活性中心、从而实现了苯并杂芳烃苯乙烯类化合物的交叉偶联反应,为1,2‑二芳基乙烷类化合物的合成提供了一个新方法。
  • N-Heterocyclic Carbene Ligand-Controlled Regioselectivity for Nickel-Catalyzed Hydroarylation of Vinylarenes with Benzothiazoles
    作者:Rui-Peng Li、Zheng-Wang Shen、Qin-Jia Wu、Jie Zhang、Hong-Mei Sun
    DOI:10.1021/acs.orglett.9b01645
    日期:2019.7.5
    A facile regioselective switch for nickel-catalyzed hydroarylation of vinylarenes with benzothiazoles has been developed, which relies on the simple structural variation of novel Ni(II) complexes of the type Ni(NHC)[P(OR)3]Br2. Using magnesium turnings as the reductant, Ni(IMes)[P(OEt)3]Br2 afforded branched products, while Ni(IPr*OMe)[P(OEt)3]Br2 created steric demand to afford linear products. This
    已开发了一种简便的区域选择性开关,用于催化乙烯基芳烃苯并噻唑的氢芳基化反应,该反应依赖于Ni(NHC)[P(OR)3 ] Br 2型新型Ni(II)配合物的简单结构变化。使用屑作为还原剂,Ni(IMes)[P(OEt)3 ] Br 2提供支链产物,而Ni(IPr * OMe)[P(OEt)3 ] Br 2产生空间需求以提供线性产物。这项工作还提供了一个合理设计杂合Ni(II)配合物的罕见例子,该配合物通过NHC和亚磷酸配体之间的协同作用表现出所需的空气稳定性,反应性和区域选择性。
  • 一种制备芳基硼酸新戊二醇酯的方法
    申请人:苏州大学张家港工业技术研究院
    公开号:CN105732684B
    公开(公告)日:2018-01-02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芳基硼酸新戊二醇酯的方法,以化学式为Ni[P(OR1)3][(R2NCH2CH2NR2)C]X2的混配型(II)配合物为催化剂、在甲醇钾的存在下高效地催化苯基代物与联硼酸新戊二醇酯的交叉偶联反应以制备芳基硼酸新戊二醇酯,这是以亚磷酸酯和氮杂环卡宾作为辅助配体的混配型(II)配合物催化这类交叉偶联反应的第一例。
  • METHOD FOR PREPARING PHENYLBORONIC ACID NEOPENTYL GLYCOL ESTER
    申请人:SOOCHOW UNIVERSITY
    公开号:US20200181173A1
    公开(公告)日:2020-06-11
    The present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thod for preparing a phenylboronic acid neopentyl glycol ester. A mixed nickel(II) complex with a formula of Ni[P(OR 1 ) 3 ][(R 2 NCH 2 CH 2 NR 2 )C]X 2 is used as a catalyst. The method comprises: in the presence of potassium methoxide, efficiently catalyze a cross coupling reaction between a phenyl chloride and a bis(neopentyl glycolato)-diboron to prepare a phenylboronic acid neopentyl glycol ester. The invention provides the first embodiment of using a mixed nickel(II) complex with phosphonate ester and nitrogen heterocyclic carbene ancillary ligands to catalyze a cross coupling reaction.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苯硼酸新戊二醇酯的方法。使用具有Ni[P(OR1)3][(R2NCH2CH2NR2)C]X2的混合(II)配合物作为催化剂。该方法包括:在存在甲氧基的情况下,高效催化苯和双(新戊二醇酸)-二硼烷之间的交叉偶联反应,以制备苯硼酸新戊二醇酯。该发明提供了使用磷酸酯和氮杂环卡宾辅助配体的混合(II)配合物来催化交叉偶联反应的第一实施例。
  • 含双噁唑啉衍生的氮杂环卡宾配体和亚磷酸 酯配体的混配型镍(II)配合物的制备及应用
    申请人:苏州大学
    公开号:CN110305171B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本发明公开了一类含双噁唑啉衍生的氮杂环卡宾配体亚磷酸配体的混配型(II)配合物及其应用,混配型(II)配合物化学式为Ni(NHC)[P(OR)3]X2,其中R为乙基或异丙基中的一种,X为溴原子原子中的一种,NHC为双噁唑啉衍生的氮杂环卡宾配体。在屑的存在下,本发明含双噁唑啉衍生的氮杂环卡宾配体亚磷酸配体的混配型(II)配合物可以催化低活性的芳烃芳烃分别与氯化苄类化合物在单一温度下的还原交叉偶联反应,一步生成二芳甲烷类化合物,为合成二芳甲烷类化合物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