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RuCl2(PPh3)3]催化剂存在下,1,1′-双(羟甲基)二茂铁与伯胺(如 6-氨基己醇、环己基胺、4-苯基丁胺、2-异丙基苯胺、4-(三氟甲基)苄胺)和 1-氨基甲基二茂铁的反应导致 CH2OH 和 NH2 基团的分子间缩合,生成 N-烷基二茂铁、和 1-氨基甲基二茂铁在[RuCl2(PPh3)3]催化剂存在下发生分子间缩合,生成 N-烷基或 N-芳基取代的 2-氮杂-[3]-(1,1′)-二茂铁甲烷。得到的 N-烷基-2-氮杂-[3]-(1,1′)-二茂铁环伏安图显示,铁中心在 E1/2 = -0.01 - +0.04 V(对 Ag+/Ag)时发生可逆氧化,随后配体的氨基在 Eox = 0.41-0.44 V 时发生不可逆氧化。后者的电位明显低于 N-芳基-2-氮杂-[3]-(1,1′)-二茂铁的相应电化学氧化电位(0.68-0.75 V)。N- 烷基-2-氮杂-[3]-(1,1′)-二茂铁甲烷与 MeI 反应,导致氨基甲基化,生成含有季氮中心的阳离子 2-氮杂-[3]-(1,1′)-二茂铁甲烷。碘反阴离子很容易被 BF4- 或 PF6- 取代。阳离子二茂铁的循环伏安图显示,在 E1/2 = 0.37-0.42 V 时,二茂铁和二茂铁之间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