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6-diacetylpyridine bis(2,6-diisopropylanil) ruthenium(II) carbonyl chloride complex | 1220970-76-2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6-diacetylpyridine bis(2,6-diisopropylanil) ruthenium(II) carbonyl chloride complex
英文别名
——
2,6-diacetylpyridine bis(2,6-diisopropylanil) ruthenium(II) carbonyl chloride complex化学式
CAS
1220970-76-2
化学式
C34H43Cl2N3ORu
mdl
——
分子量
681.711
InChiKey
NJRVVYNDGUIGOM-VRCYMSAESA-L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None
  • 重原子数:
    None
  • 可旋转键数:
    None
  • 环数:
    None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None
  • 拓扑面积:
    None
  • 氢给体数:
    None
  • 氢受体数:
    None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2,6-双[1-(2,6-二异丙苯亚氨基)乙基]吡啶 、 dicarbonyldichlororuthenium 以 乙醇 为溶剂, 以51%的产率得到2,6-diacetylpyridine bis(2,6-diisopropylanil) ruthenium(II) carbonyl chloride complex
    参考文献:
    名称:
    Ru(II) 与三齿希夫碱配体配合物对乙醇的无受体脱氢
    摘要:
    氢通常被誉为最纯净的能源形式,因其卓越的能量密度、可再生性以及在推动可持续社会进步方面的关键作用而闻名于世。然而,安全、高效且经济高效的氢气储存仍然是一个重大挑战。乙醇作为液态有机氢载体(LOHC),以其高氢含量、生态友好和成本效益提供了一种值得注意的解决方案。在这项工作中,探索了两种新型Ru(II)配合物( C1和C2 )与希夫碱配体催化的乙醇无受体脱氢(ADE)制氢。在优化条件下,这些催化剂产生了可观的周转数 (TON),分别为 19,398 和 31,965,与相同容量的其他均相催化剂相比毫不逊色。值得注意的是,产生的氢气不含任何二氧化碳,这对于氢基燃料电池应用至关重要。该过程的副产品乙酸乙酯可以回收用于其他目的。基于通过反应混合物的质谱分析鉴定的中间体,提出了可能负责所观察到的催化作用的机制。
    DOI:
    10.1016/j.jorganchem.2023.122950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ynthesis, structure and catalytic activities for the hydrogen transfer reactions of the ruthenium(II) carbonyl chloride complexes with pyridine-2,6-diimine
    作者:Xiang-Yong Lu、Hui-Jun Xu、Xue-Tai Chen
    DOI:10.1016/j.inoche.2009.07.004
    日期:2009.9
    Abstract Two Ru(II) carbonyl chloride complexes with pyridine-2,6-diimine, (L)Ru(CO)Cl2 (L = 2,6-diacetylpyridinebis(2,4,6-trimethylanil), 1; L = 2,6-diacetylpyridinebis(2,6-diisopropylanil), 2) have been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The structure of compound 1 has been determined by X-ray crystallography, which show the distorted octahedral geometry around Ru(II). Complexes 1 and 2 have been proved
    摘要 两种 Ru(II) 碳酰吡啶-2,6-二亚胺的配合物, (L)Ru(CO)Cl2 (L = 2,6-diacetylpyridinebis(2,4,6-trimethylanil), 1; L = 2, 6-二乙酰吡啶双(2,6-二异丙基苯胺), 2) 已合成并表征。化合物 1 的结构已通过 X 射线晶体学确定,显示出 Ru(II) 周围扭曲的八面体几何形状。已证明配合物 1 和 2 在丙-2-醇对苯乙酮的转移氢化中具有活性。
查看更多